左光先摆手说:“他没死。
”
贺人龙一脸的惊诧:“你怎么知道?”
左光先指了指朝着朝鲜大军冲过去的骑兵说:“那就是董学礼的骑兵,他和我一样,迫于无奈投降了流寇。”
贺人龙闻言一下子从树桩上弹起,高兴的说:“好小子,我就知道他轻易死不了。”说完让亲兵牵来马匹,翻身上马,哨一声:“国英,带上亲卫,跟我走。”
左光先看到贺人龙这个样子,就知道贺人龙打算去说服董学礼,忙说:“老贺,千万要小心。”
贺人龙笑着说:“放心吧,打死他也不敢对我怎么样。走。”说完带着一小队骑兵就朝着董学礼骑兵的方向而去。
董学礼不似左光先那么油滑,虽然他也是被逼无奈才投降的李自成,但是李自成一直对他不错,不但没有夺取他的兵权,还升任他为制将军,因此董学礼在这个关头没有学左光先那样的做法,田羽的细作也曾经找上过董学礼,董学礼很想回到大明的怀抱,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出战,看到李自成败局已定,正是董学礼弃暗投明的时机,但董学礼却觉得这个时机反叛太对不住李自成,落井下石的做法他是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投降李自成已经是不忠,李自成以诚相待,这个时候选择反叛,是为不义,董学礼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可以说董学礼的想法迂腐到了极点,用现在人的话来说,只有脑袋被驴踢了的人才会干这样的事情,但他却是一个热血汉子,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任何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有些可爱吧。(请允许我用可爱这个词来形容董学礼这样的人,^_^^)
董学礼的骑兵和朝鲜骑兵展开了厮杀,朝鲜骑兵战力较差,优势在乎人多,董学礼这次出击只带了五千人,剩下一万人的指挥权暂归袁宗第,因此朝鲜骑兵占了上风,董学礼苦苦支撑着。
贺人龙赶到的时候,董学礼的五千人马已经损失了数百,还有更多的人带伤,贺人龙朝着交战的双方高声喝道:“住手。”
朝鲜的将领看了贺人龙一眼,贺人龙身上穿着的是明朝将官特有的山文甲,因此他客气的问道:“阁下何人?”
贺人龙大声说:“陕西总兵贺人龙。”
朝鲜将领看了田羽那个方向一眼:“阁下虽然是总兵,但我们只听从楚国公的命令,而且这些人都是反贼,楚国公下令……”
贺人龙顾不上再听朝鲜将领的话,大声朝着董学礼部队喝道:“董学礼,给我滚出来。”
------------------------------------------------------------------------------------
有一个小疏忽,李自成配置给刘芳亮的骑兵不是张天琳,而是任继荣。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龙战于野 字数:3206
自成之所以如此固执和山东镇死战,也有他不得已的成从京师撤退的时候,随军带了足足有数千万两白银,这些银子有从大内收出来的明朝内帑,也有追赃助饷得到的银两,退到保定后,由于田羽出兵迅速,李自成没有多少时间转移这些财物,除了在大明搜刮的奇珍异宝外被李自成派心腹运往西安外,绝大部分银两没有及时运走,这次从保定出击,一旦不能击败山东镇,这些银两极有可能落入田羽的手中,这样一来田羽可以利用这些银两发展实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李自成军中有不少大明投降过来的文官,还有一些耆老等,李自成不想让这群人落到田羽手中,李自成还需要他们为自己的政权摇旗呐喊,种种原因让李自成选择了死战,当然这也和李自成觉得决战,自己未必就没有胜算,鹿死谁手尚未可卜,自己就率领大军撤退,未免有些涨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李自成完全没有料到左光先会临阵反戈,随着贺人龙的出现,董学礼也放弃了愚蠢的想法阵前投降,贺人龙是董学礼的老上司,两人情若师生,李自成的恩义和贺人龙比起来,董学礼当然会选择贺人龙。两员明将的倒戈,让李自成陷入了危急当中。袁宗第已经率领五万骑兵冲了出去,李自成身边仅剩下两万骑兵,虎豹营、朝鲜骑兵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李自成的中军。
朝鲜骑兵倒还罢了,王跃鹏的虎豹营的战力虽然比不上山东镇其他主力营,但虎豹营最强大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马匹。济州岛的牧场经过田羽的苦心经营,培育出不少优良的杂交马,而中亚马和顿河马也繁育出上万匹来,因此虎豹营所骑乘的马匹明显优于蒙古马和马等国内骑兵常见骑乘的马匹。而之所以起名为虎豹营,也正是因为此。
虎豹营采用的是楔形攻击,虽然流寇骑兵在大将田虎的率领下进行了艰苦的抵抗,但李自成的中军根本就无法抵挡虎豹营这支强悍的骑兵虎只好保护着李自成朝着老营的方向撤退,老营还有五千骑兵和两万步兵。
这时候袁宗第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冲破了山东镇的正面防御,袁宗第率领的骑兵生生将铁盾墙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流寇骑兵潮水般冲了进去,王守信和王守智看到这样情况纷纷亲自上阵,在王守信和王守智两个人的努力下,两营终于将袁宗第撕开的缺口堵死,袁宗第五万骑兵冲进去两万左右,左果毅将军谢君友看到李自成的中军抵挡不住虎豹营的攻击忙带着剩下的三万骑兵退了回去支援李自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