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继续问儿子:“本周打算同里奇玩点什么新花样?”
“我想去爸的实验室消磨几天,行吗,爸?”VJ的目光投向维克托。
“一如既往,竭诚欢迎。”维克托耸耸肩,一口答应。
“上帝!实验室有什么值得你总想往里钻?”玛莎困惑不解。VJ从幼年起就常跟父亲去实验室,开始是为逃避公司附属托儿所里的枯燥生活,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尤其贾妮丝死后,他钻在实验室的时间更多了。“干嘛不拜访学校的朋友,大伙一起搞点别出心裁的活动。”
VJ不作声地拎起工具包上楼了,他跨入二楼书房——这是一间小巧舒适的屋子。他坐下来打开父亲的电脑,先侧耳专注地倾听楼下动静——父母似乎正在厨房交谈,随即敏捷地按了几个键,查询他称为“特征”的档案。荧光屏光点闪动,打出数据,他拉开工具包拉链,盯着显示的内容迅速心算了片刻,接着果断地输入一系列数据。全部过程仅几分钟。VJ送还档案,合上拉链,悠然地插入“太平洋人”游戏卡。黄色信号弹飞出迷宫,VJ顿时欣喜若狂地玩起来。
玛莎对VJ的心理健康的担心更深了,她觉得他仿佛害怕与家人乃至任何人进行心灵沟通。她深信孩子心理发育不正常,却苦于找不出原因,决心向丈夫开诚布公讲明。她抱起一直蹭着她腿玩的俄罗斯猫基莎走进起居室,维克托照例蜷曲在方格花布罩的长沙发上看书。
“可以谈谈吗?”玛莎问。
维克托放下杂志,双眼越过眼镜框望着玛莎。他四十三岁,魁梧健壮,大学时期就是手球运动员。
“VJ让我担心。”玛莎坐到长沙发旁的高背椅上,心不在焉地抚弄赖在腿上不去的猫。
“是吗?”维克托问,“出了什么事?”
“算不上性命攸关。”玛莎踌躇着说,“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他不善交谈,喜欢独来独往。刚才听他谈起里奇真让我开心,哪知他又不愿与同学共度春假。广交朋友对他心理发育和潜在智能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啊。”
维克托瞧了眼玛莎,一言不发。有关VJ心理成长的话题,他听她说过多少次,已经厌烦了。
“难道你不认为他反常,没有丝毫担心?”玛莎固执地追问。她心烦意乱打跑腿上讨厌的猫。
维克托坚决地摇头否定:“不,我看VJ是当今最聪明杰出的孩子。晚饭吃什么?”
“维克托!”玛莎厉声高叫,“别把这事当儿戏!”
“好,好!休战!”维克托啪地合上杂志。
玛莎却穷追不舍:“他压根儿不交知心朋友,与同学无话可谈。”
“说清楚点。”维克托口气软下来。他内心深处关注VJ的程度绝不亚于妻子,不过角度相异而已。他想尽快结束这场谈话。“你未免小题大作,神经过敏,VJ是好孩子,不必自寻烦恼。恐怕戴维之死的忧伤仍笼罩着你。”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不迭。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俗话说防守的最佳选择就是主动进攻。
犹如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玛莎强忍着泪水,继续道:“既然谈到戴维,你认为VJ避口不谈他的哥哥正常吗?每当我对他讲起戴维的生活趣事,他总是神情漠然,一如我们在回忆陌生的人。”
“玛莎,别忘了他当时仅五岁。瞧你多愁善感的,或许也该找个精神病医生排解排解。”
玛莎咬紧双唇。维克托万事都好,唯有VJ仿佛不能触及,一谈就崩。
“听着,我苦口婆心,不过告诉你些埋在心头的疑虑。”她起身走向厨房,途中听见楼上书房传出“太平洋人”电子游戏熟悉的声音,眉头不禁略展了展。
维克托站起身来伸个懒腰,跟进厨房。
第二章
1989年3月19日
星期日 晚上
威廉·霍布斯博士看着棋盘对面的儿子,跟往常一样,深为儿子的过人智力惊叹不已。突然,男孩蓝眼珠往上一翻,向后跌下椅子。
“希拉!”他跳起身,冲到桌对面大叫。儿子小莫里斯四肢剧烈抽搐,紧紧咬着舌尖,猛烈摇头,泛着泡沫的血从嘴角流到地毯上。
身为心理学博士而非医生的威廉见此情景手足无措,跪在差几天满三岁的儿子身边,焦急地望着已扭得奇形怪状的躯体。
“快叫救护车!”他冲妻子喊。
希拉听清后急忙扑向电话。她想起今天把儿子从遗传工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幼儿园接回家,他就说头痛。不满三岁的孩子,是个真正的神童,八个月说话,十三个月读书,现在每晚与父亲对弈。
“我们急需救护车。”电话一通,希拉便尖叫着报了地址,丢下话筒奔回起居室。
莫里斯停止了抽搐,静静躺在沙发上,晚餐裹着鲜血呕了出来,顺金发直淌,大小便失禁。
“上帝!”希拉扯起围裙一角擦去莫里斯嘴角的血沫,责怪丈夫,“他今晚头痛,你不该让他下棋。”
“是他自己提议的。”威廉争辩道。这不是事实,莫里斯一直神思恍惚,但威廉不愿放弃看儿子表现他杰出天赋的机会。
他同希拉结婚八年,一直没有孩子。既然他是遗传工程公司的职员,能免费享用精子,在证实两人确无生育能力后,经试管受精,借腹怀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渴望已久的儿子,一个奇迹般高智商的儿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