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明心里一动,问:“你见过这东西吗?”
周莫如点点头:“很小的时候见过……是谁给你们这东西的?”
“小时候在哪见过?何人用的?”柯明着急地问。
“你们先告诉我,是在哪得到这柴脚的?”周莫如不答反问。
“柴脚?”区元和柯明面面相觑。
周莫如从区元手里接过那“柴脚”,仔细地看,看着看着,脸上竟笼上了一层阴翳。“‘柴脚’是我们这里的土话,翻译成普通话,应该是‘木足’吧。”
“昨天晚上我发现在你们客舍后窗的荔枝树上有可疑的黑影,追过去的时候,那黑影跳下来逃跑了。刚才我跟区兄再去树下查看,发现了一些凌乱的大脚印,循着脚印追去,在通往山寮的路口发现了这只‘柴脚’。看下面的斜纹,基本可以断定,这是昨晚在荔枝树上的人穿的‘柴脚’。”柯明一边说,一边盯着周莫如的脸,看她有什么反应。
“我们这里不叫‘穿’,叫‘接’。”这时候,惠天婆扫完了庭院,走过来,看了看“柴脚”,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接?”区元疑惑地问。
“对,接。”惠天婆说,“‘柴脚’是从南洋回来的人带过来的,听说那里有些地方是原始森林,毒虫毒花很多,不得不进去干活的人接上‘柴脚’,人跟地面有了距离,就可减少地面上毒物的伤害。后来有些华侨把‘柴脚’带回来,没想到竟成为一种时髦,又因为接上‘柴脚’后人高了很多,几十年前,我们这里年轻人相亲时,男的如果太矮,就会想方设法接上‘柴脚’,跟媒婆合作,骗过女方,等新娘娶过门,发现新郎身高矮了一截,后悔已晚。所以,我们这里有‘接柴脚’的俗语,意思是合伙骗人。”
“原来如此!”柯明突然兴奋地一拍掌,“谢谢你了阿婆,你解开了我心中最大的一个谜!”
柯明跟惠天婆正满脸疑惑,却见旁边的周莫如突然身子一歪,站立不稳,区元急忙抱住她:“莫如,莫如你怎么了?”
…………
惠天婆房间的床上,周莫如悠悠醒转。区元欣喜地俯下身,关切地问:“莫如,你没事吧?”周莫如点点头,忽然把区元的手抓得很紧,眼睛却看向也站在床边的柯明:“柯先生,能否告诉我,你正在怀疑的、查证的,究竟是什么?你到底在怀疑什么人?”
柯明叹了口气:“周小姐,最迟到后天,我会把一切都告诉你们。我只希望,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你有你的幸福,区兄对你这么好,你们忘掉过去,重新开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周莫如眼中噙泪,什么也不说,眼睛一闭,一滴泪挤了出来。
惠天婆叹了口气,不停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10.7
这两天,刘晓天心里还是颇为矛盾。
柯明要他帮忙,他最后还是答应了,毕竟是老同学。再说,柯明的目的,也在公不在私。案子破了,也确实对他有好处。所以,当他按柯明的吩咐去侨务办查找有关归侨资料,并把封存公安局档案库里的两份已定案的卷宗找出来,把笔录、照片等复印给了柯明时,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做违规的事。
矛盾所在,是柯明意欲推翻几年前的定案,而且是两宗。
刘晓天内心隐隐觉得,柯明既想帮区元把此案弄个水落石出,同时也想向他证明,在推理破案上,他柯明比刘晓天还是要技高一筹的——这是当年警校两大“神探”互相较劲的继续啊!
柯明走后,刘晓天把那宗车祸和那宗自杀案的所有资料都仔细地再看了几遍,再回想柯明提出的疑点,他不得不打心眼里承认,当年的办案,确实有点草率了.
当时怎么就没发现呢?
如果柯明的推理是正确的,那么,这一系列案件的背后主谋,实在太过狡猾了。小小一个海平县,虽然也有偶发命案,但像这么老谋深算的罪犯,在刘晓天十年的刑侦生涯中,确实是第一次碰到。
看来,人心深似海。以前对这句话的认识,还是流于表面。
只是,如果作案过程真相大白,动机呢?
柯明所推出来的犯罪动机,可说是连《犯罪心理学》这样的书上,也不见记载的啊!
在欲睁还闭的佛眼垂注下,周莫如双手合十,跪了整整一个下午。
中午时分,区元跟着柯明下山去了,说是去县城,有朋友要请他们吃饭。区元本不想走,柯明坚决不同意:“不行,区兄,为了你的安全,你现在必须时刻跟我在一起。”
“要不,莫如跟我们一起去吧?”区元看着周莫如说。周莫如摇摇头,嘴角忽然浮起一丝微笑——那笑容挂在她失色的脸上,竟是那样的诡异。
区元心里一寒。
惠天婆将他们送到山门时,柯明悄悄对她说:“阿婆,你要多看着她点。”惠天婆点了一下头,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
下山路上,区元忍不住对柯明说:“我现在发现我的头脑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不仅回忆恢复了,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现在也想起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