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安如此断言道。虽然菲立欧知道要安心还太早,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放下了心中的一颗大石:
“在这种情况下,卡洛司家能有所行动是再好也不过的事了。拉希安卿,辛苦你了。”
“不,我只不过是写信而已。只是诸侯人数太多,让人有点伤脑筋就是了——”
面对菲立欧的安慰,拉希安报以苦笑。
拉希安似乎在先菲立欧一步回到领地后,就马上写信给了诸侯们。
信中的要点如下:
“关于暗杀军务卿的事件,达斯堤亚卿和正妃都是无辜的。”
“这起暗杀事件是出自于邻国——塔多姆的阴谋。”
“雷吉克王子因吸食鸦片过量而导致精神错乱。”
“而且,雷吉克王子可能并非已故先王的亲生子嗣。”
“本人与菲立欧王子为了救出达斯堤亚卿、平息国内混乱,必须阻止雷吉克王子。”
——拉希安公开传达给诸侯们的,基本上就是这些讯息。
然而,他还隐瞒了好几个事实:
暗杀军务卿的行动可能与雷吉克本人有关。
邻国塔多姆与雷吉克似乎在暗地里有所勾结。
还有菲立欧曾经亲自潜入王城里——
他之所以不公开这些事实,是有苦衷的。
事实有时比刻意捏造的说法更接近谎言,要是他大声宣扬“雷吉克杀了母亲与心腹大臣”、“登上王位的人是邻国的傀儡”这种一点真实感都没有的事实,反而很有可能损及发言人本身的信用。
讽刺的是,雷吉克这边也基于同样的理由而并未宣称“是菲立欧暗杀了正妃。”假设菲立欧当时遭到逮捕而被杀,或许可以把他的尸体当作证据向诸侯展示,但是身为关键人物的菲立欧与拉希安已经会合;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国的王子连部下也没带就潜进王城,这种事就算是一般人也只会当作是谎言。
事实上,杀了正妃等人的也不是菲立欧,而是塔多姆的暗杀者。当菲立欧侥幸存活下来之际,雷吉克也只能放弃这个如意算盘了。
“雷吉克并非王室血脉”——关于这件事,拉希安也只说了有此“可能”,而避免妄下断语。在没有物证的情况下大声主张这种近于诽谤的言论,要是弄巧成拙,将很有可能让拉希安失去诸侯的信赖。所以明知道这样做很卑鄙,拉希安在信中还是把这个说法的来源记在被囚禁的达斯堤亚卿头上。从雷吉克逮捕达斯堤亚的经过来看,这种作法多少具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雷吉克竟与邻国塔多姆暗中勾结,这点连置身事内的菲立欧等人都很难置信。
不管他们是否掌握到关于这件事的证据,都很难不加以隐瞒。
这件事实要是被人发现,确实会成为把雷吉克赶下台的绝佳理由。但这样的说法一开始就不会受到人们相信,就算有人相信,结果也只会让贵族与人民对王室的信赖消失殆尽,还有可能影响到其后的施政。万一有贵族为求自保而投靠塔多姆,国家也可能因此而陷入严重的混乱。
中央的官员大致上对王室都是忠诚的,但是远离王都之地的贵族中,也有人对目前的境遇感到不满。即使他们没有胆量起兵叛乱,但为了保住领地和性命,还是有可能与塔多姆私通。
拉希安最想避免的正是这件事,菲立欧也是如此。他们都希望能在伤口还未扩大之前,尽快地收拾这场混乱。
拉希安凝眸说道:
“那么——当前的问题就是雷吉克大人与我们之间的战争。承接了王命的势力不久就会组织成军、攻向此处吧!在我们被包围之前,必须迅速地压制王都。”
菲立欧点了点头,在场的所有人也以沉默代替回答。
“加入我方的卡洛司家势力已经朝向这里而来了,明天应该就能跟我们会合才是!同时,我们也要准备出发,一边向王都进军,一边与其他地方的部队会合。”
拉希安看着菲立欧,无声地询问着:“这样可以吗?”而菲立欧亦强而有力地回应道:
“现在正是时候!要是我们再等待下去,那些优柔寡断的诸侯中可能会出现更多支持哥哥的人。而且要是彼此的战力增加、让战乱继续扩大,那就正中塔多姆下怀了。”
听见菲立欧的话,拉希安也深深地点点头:
“对我们不利的也正是这一点。虽然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调整战力以取得‘胜利’,但是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发展为让国家分裂的大内乱……”
要是雷吉克获胜,对与其私通的塔多姆而言是再好不过了。而就算菲立欧等人获胜,阿尔谢夫国内也会因内乱而疲惫不堪,如此一来,邻国塔多姆更可能毫不留情地出兵侵略。
对菲立欧等人来说,必须摸索出使伤害不致扩大的胜利之道。
“或许是不幸中的大幸吧,大部分诸侯读了我所写的信之后,都对向雷吉克大人宣誓效忠有所犹豫。若是能早点决定胜败,应该就可以避免内乱扩大到全国各地了。”
拉希安耸了耸肩,大大地吐了口气。
阿尔谢夫的常备兵力虽高达三万人,但几乎都驻守在国境附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 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