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乐观的假设来推测,也很难看出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他们在这次横越太阳系的疯狂行动中,至少已经燃尽了百分之九十的推进剂。除非这是一次自杀行动——这种可能也不能排除——只有冬眠及援救计划可能是一种正常的解释。可任何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中国的冬眠技术已经高超到了这种地步。
但有脑子的人也经常会出错,常常被他面对的大量未经筛选的事实给弄糊涂了——即所谓的信息“噪声”。关于“钱”号的工作干得很漂亮,虽然考虑到只有这么短的时间,但弗洛伊德还是希望送给他的资料已经认真过滤过,很明显其中的—些完全是垃圾,与这次任务毫无联系。
然而,当你不清楚自己在找什么的时候,摈弃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成见是很重要的。某件事第一眼看上去毫不相干,甚至毫无意义,却可能摇身一变成为至关重要的线索。
弗洛伊德叹了一口气,开始在五百页的资料中搜寻,尽可能地让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表格、图表、相片——有些相片模糊得无法辨识——新闻消息、科学会议出席名单、技术出版物的标题,甚至是快速从高清晰屏幕上卷过的商业文件。一个高效率的间谍网很明显地为之奔波了一番,谁能想到,这么多的日本全记忆模块、瑞士气流微型控制仪或德国辐射探测器会被运往罗布泊干涸的河床——他们通往木星的出发点呢?
有些东西是偶然被写进资料中去的;它们不可能和该任务有关。如果中国秘密地通过新加坡的虚拟机构订购了一千只红外线遥感器,那只会同军事方面相关,“钱”号当然几乎不可能被热敏导弹跟踪。还有一条消息很有趣——从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冰河地球物理公司订购专门的测探设备。哪个笨蛋会认为一次太空远征有这类需要——弗洛伊德唇边的微笑冻结住了,他感到后颈的寒毛竖立起来。我的老天——他们不敢的!但是,他们确实有这样的胆量;现在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又看了一眼中国飞船的照片和计划推论。是的,没错——驱动系统偏转电极旁边,尾部的那些长槽,大小正合适……
弗洛伊德呼叫船桥。“瓦西里,”他说,“你计算出他们的轨道了吗?”
“是的,”导航工程师说,那语气听起来垂头丧气的。弗洛伊德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他长吁了一口气。
“他们要与木卫二会合,对不对?”
从另一端传来一声不敢置信的惊叹。
“我的天!你怎么知道的?”
“我不知道——我只是猜的。”
“不会有错——我检查了六个地点的数据。他们的刹车策略正如他们预期的发挥了作用。他们的航向正是木卫二——不可能是出于偶然。再过十七个小时他们就到那儿了。”
“而且进入轨道。”
“可能吧,那不需要太多推进剂。但是为什么这样做?”
“我来进行一次大胆的预测。他们会快速测量一下——然后着陆。”
“你疯了——要不你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
“不——这只是简单的推理。你会为你自己放过了那么明显的事实而给自己一脚。”
“好,小气鬼。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在木卫二登陆?看在上帝份上,那儿能有什么?”
弗洛伊德为他的胜利小小陶醉了一下。当然,他也许全都错了。
“木卫二上有什么?只有整个宇宙中最珍贵的一样东西。”
他做得过火了一点;瓦西里不是傻瓜,马上抢过了他的话头。
“当然啊——是水!”
“答对了。几百亿几万亿吨的水。足够装满推进剂容器——可以供他们在所有卫星中巡航,然后剩下的还足够它与发现号会合并回家。我讨厌这么说,瓦西里——但我们的中国朋友又胜我们一筹。”
“总是那么自大,当然,却总能侥幸成功。”
《2010:太空救援》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第九章 冰封大运河
除了那漆黑的夜空,照片中的景色怎么看都象是地球极地的一部分;那伸展直至地平线外的冰褶皱海洋与地球没有一丁点的相异之处。只有前方那五个穿太空服的人影昭示着,这是在另一颗星球的世界中。
即便是现在,神秘的中国人也不肯公开船员们的名字。这群木卫二寒冰世界的匿名入侵者仅可被辨别为首席科学家、指令长、导航工程师、第一工程师和第二工程师。真是讽刺,弗洛伊德禁不住忖道,在这张历史性的照片被传真到列奥诺夫号之前一小时,地球上的人们已经见过它了,而列奥诺夫号离这个现场却近得多。不过“钱”号的讯息也只能通过这样一个困难的途径进行转播,因为中途截取是不可能的;列奥诺夫号只能接收到“钱”号的信号仪,它正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信号。虽然有一半多的时间它也微不可闻,只因木卫二的自转会将它带离视野,或是这颗卫星自身已被庞然大物木星所遮挡。所有关于中国太空探险队的消息都由地球中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