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礼见我受了他的这一记马屁,笑口颜工之余连忙让人出去把万民伞给拿进银安殿里来,其余知州知府见他“得了手”,眼中都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大概心里都要暗恨自己不会趁机拍我马屁了。
那万民伞送上前来,让人端上殿来左看右看一番后,笑道:“民心啊,这就是民心,有了这等民心,天下间还有什么难事儿?”
殿内的大小数十名官员听了我的话儿,连忙都躬身齐声颂道:“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哈哈一笑后让众人免礼,又道:“这万民伞孤看了很喜欢,相信皇上看了也会龙心大悦,因此孤要把它送到京城去,让皇上好好的看一看。孤很感激泸州的百姓,童礼你日后回到治下,也需得继续善待百姓,不要让孤的万民伞上蒙污了!”微微一顿,我摆了个手势制止住众人想要口呼千岁的势头,又道:“孤知道如今各处都是显丰收,百姓也算是勉强能够维持了,可是这还不够,孤希望四川不愧了那天府之国的美誉,孤希望百姓们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说时,我指了指那西昌的知府钱国嵘,说:“钱国嵘,孤知道你是今年粮食收成最好的一个州府,也是百姓户籍恢复最快的州府,你来给孤和其他人说说,你是如何做到的?”
我的厂卫在四川已经无处不在,听说了他们对各州府的回报后,钱国嵘在我的心中实在能够称得上一位能吏,因此我倒是带着赞赏之意的让他把治理西昌的方法经验当众说出来。
“回殿下的话儿,臣惶恐,臣只是依照了殿下的话儿来做,又得上天保佑我川蜀百姓,这才有了……”
“孤让你说,你就说!”看起来这个钱国嵘真是如厂卫禀报的那样,是个迂人,所以我只好板起脸来说了一句。
钱国嵘见我如此,连忙行了一礼,一五一十的将他冶理西昌的经过说了出来。
原来这个钱国嵘正是四大家族中钱家的一个旁支的子弟,他虽然出身在商贾之家,但是却不喜经营,反而喜欢读书,这一次因为我倚重四大家族开府建制,钱国嵘就被钱家的人推到了西昌知府的位置上。说起来他倒真是有些能耐,上一任,就让募来的衙役敲锣打鼓的到各乡各里传说三年之内免赋免役的事儿,然后又安排返乡的百姓开田播种,鼓励务农。
为了能够让百姓专心务农,钱国嵘每天都要到附近乡里走走看看,看见粮食桑田种得好的人家,就一定会停下询问,然后赏赐衣物食物让这家百姓向邻居们传授方法;可是要是看见有田地疏于理会而导致生出杂草的人家,他又会把人叫来耐心的教导一番,直至他们虚心受教。
就因为每日持之以恒,他那西昌的治下百姓乐于务农,形成了竟比之风,谁家的田地种得好,就会比别人更觉荣耀,因此到了收成之时,产下的粮食也就比别处州府的要多了。
不仅这样,最令我感到欢喜的是,这个钱国嵘竟能组织治下的青壮百姓在农闲时进行武练,让他闪习练一定的刀棍功夫,然后精湛者又可在府衙任职,而且教导更多的人习武。这种风气之下,百姓们不但能强身健体,而且不训练出一大群能够随时可以从军的青壮百姓来,这不啻于为我藏兵于农,日后对我来说可当真是极大的好事一件。
我让钱国嵘把治理西昌的方法说出,就是要让别的官员听说之后,也能有所利国,而且我这么明显的褒赞钱国嵘,这种情形看在那些官员的眼中,大概也知道我这位王爷喜欢的是怎样的官员,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要我这上位者能立心正直,哪还怕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做?日后四川官场上的风气也就蔚然向好的一面发展了。
正文 第五十章 夜探(1)
酒不醉人,人自醉。
到了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话儿的意思,因为在那筵席之上,我很快就醉了。是啊,为了这一次粮食得以丰收的事儿我心中着实高兴无比,不知道是老天有意保佑我,还是有意保佑四川的百姓,一切都出奇的顺利。
“殿下,您小心。”筵席之后,曹福安挑着灯笼,让四名侍卫扶着酩酊大醉的我摇摇晃晃的走回宫去。
“喝,再喝,孤要与百姓同乐。”我夸张的挥舞着手足,着意让人知道我的欢喜。
穿过两种院子,很快就来到我的房间,当众人正要将我扶进房去的时候,我心中警兆突生,那“醉意”立即就醒了一半,然后我站定了身子,凝神挥手:“你们都退下去吧!”
众人似乎也没有感到我会突然一下子酒醒了过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终究还是曹福安跟我的日子最久,知道我的心意,连忙对着其余四名侍卫使了个眼色,然后朝我行了个礼之后,就匆匆的出了院子。
我察听四下再无闪人,当下一拔身就跃向左侧的屋顶之上,寻了个位置坐下,苦笑着轻叹了一声。
“噫……殿下的功力又精进了。”那幽幽的声音从我身边不远处,如果她要是不说话儿,我或许还会以为我是听错了,因为她简直就像是一只幽灵般,让人难以察觉她的存在。
“为什么你们总能无声无息的接近到我的身边?看来宫中的守卫还是太差了!”虽然知道对方的轻身功夫可以说是这世上绝无仅有的,但我还是感到有些颓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