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言心中一惊,想不到朱诸算得这么准,父王果然是为了御林军一事来的。
其实在此之前我就有听说过父皇要组建御林军一事了,这个主意原本是那翰林院修撰兼台阁大臣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这三个人提出,这三杨是朝廷之中一直反对撤藩,并且一直支持父王的人,他们甚至在朱长文的朝中因为为父皇说话而被杖责赶出了庙堂。三杨提出组建御林军,就是想按着宋时的禁军体制建立一支能守卫京畿的军队,以防再有乱事生出。只是我想不到父皇会这么宠信三杨,才刚一登基,就已经急急召见我们几个询问这件事情了。
我暗自思量道:“组建御林军的这一件事儿,对于父皇和我们都是有利无害的,他们自然应该会同意,只是统领的人选却难说了!”心中冷冷一笑,我索性先闭口不说话儿,等其他人先说他们的想法。
转眼的功夫,三哥就抢先着发话儿了:“父皇,儿臣认为这组建御林军一事可行,若是父皇愿意,儿臣愿为父皇代劳。”他的话儿虽然说得漂亮,但却摆明了是要把御林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不禁让我暗笑他太过明目张胆一些了。
大哥是个非常和善而没有城府的人,他听到三哥这么说,也点了点头道:“三弟说得有理,儿臣也觉得御林军一事可行,由三弟带着也最好不过。”
阴冷少语的五哥大概看见大哥竟然同意让三哥担任御林军统领,当下就沉不下气了,说道:“儿臣觉得御林军一事可行,只是那统领一职儿臣认为让那常山指挥使孟遇担任更合适一些。”
虽然我并不知道孟遇是谁,但是一听五哥的口气,我大约就能猜想到这个孟遇肯定是五哥的亲信,至少日后是要拥戴五哥的,相比起来,他的这个答案比起三哥直白,要好上许多。
父皇听完几位哥哥的话儿,并不置可否,而是不动声色的把目光转到了我的身上,显然是想听听我的意见。
我佯作难以抉择的想了一下后,这才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三位皇兄说的都有道理,御林军一事的确可行。不过儿臣以为,这御林军关系到我大吴京畿要害之处,统领的人选决不可以轻率,儿臣觉得秦太炎适合。”微微一顿,我又道:“秦太炎乃是父皇在燕京藩邸时候的旧将,对父皇一直忠心耿耿,如果有他出任御林军统领一职,父皇日后定可无忧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宗主(2)
我这话儿一说出来,不但围坐在桌前的一众兄弟脸色一变,就连不动声色的父皇也动容起来,眼中射出了惊诧之色。
我继续说道:“如果父王不愿将御林军交给外人,倒也可以让长炽皇兄担任这御林军统领一职,虽说这样皇兄不免会加重了负担,但是皇兄倒也可以借此机会熟悉军务。”
好一会儿,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儿,大概都在思索着我说的话儿,我假装小心翼翼的看了看众人,发现他们的神情都不尽相同。
父皇打自先前“动容”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原样;大哥诚恳的向我望来,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三哥微微的带着怒容,似乎对我提议将御林军交给大哥很是不满;五哥还是那副阴冷无比的神情,但是却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精芒,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父皇还没有说话,一旁的十八弟倒是沉不住气了,出声道:“父皇,如今城里的防卫都是有十七哥照应着的,儿臣觉得御林军一事该交到十七哥手里才是。”
我闻言心中猛的一跳,虽然知道十八弟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帮我说话儿,可是要知我这五万大军留在城里,这或许正是父皇最为忌惮的事儿,这时候十八弟说出来,会不会让父皇听成其他的意思,可就难说得紧了。
暗自轻叹了一口气,我连忙摇了摇头,说道:“父皇,御林军一事宜快不宜慢,儿臣的五万人大都是乡勇,只怕他们归乡心切,缓了军心士气。”
我这一再让步,大概就连父皇也不得不相信我的真心,他老人家略一沉吟,点头道:“看来你们几个是都同意组建御林军了。嗯。朕就依了长洛所言。让那秦太炎担任御林军统领吧!”说时,父皇又对我温言道:“这一阵你手下的将士辛苦了,朕这就让户部拨出钱银,赏那五万将士每人三十贯钱,以做奖励,这京畿城防的事宜你就先领着吧!”
“原来如此!”我站起来恭声领旨,心里面总算是明白了朱诸之前对我嘱咐的深意。
要知道那组建御林军一事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做好的事儿,父皇原本的人马还需要重新布到山海关那一带去,毕竟北边的瓦刺人始终不能小觑了地,这个时候我只有主动让出御林军地事儿。父皇才对我更加信任,也安心将京城的城防交到我的手里。
一顿饭让所有人都摸清楚了父皇的心思,父皇大概还没有存着把大哥立为储君的意思,这才没有按照我提议的,把御林军交给大哥,在父皇的心中他更愿意相信一向对他忠心耿耿的秦太炎。
三哥、五哥的如意算盘显然落空了,不过他们却是有得大于失的,一来知道了父皇果然还没有定下储君地人选。二来又“知道”了我没有夺嫡的意思,因此这或许比得到御林军的控制权更让他们感觉舒心。
在御林院里和父皇用完了膳,我匆匆的出了宫,在路上慢慢的行走。心里面不免有点感慨万千,就算是自己最亲的人,这种时候也会变得尔虞我诈,真是让我感觉到一丝的厌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