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已发现这些无线电波爆发现象,主要发生于木星的四个区域。也许地表的薄弱部分使得内部的火焰能够时不时地冲破出来。木星的众多月亮中,最大的一颗是木卫3。研究木卫3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可以预报这种十米波风暴的发生时刻,当然他们的准确度和20世纪早期的天气预报差不多。
福尔肯不知道该为此感到高兴还是感到恐俱,无疑无线电风暴使得这次任务的价值又提高了——如果他能幸存下来。按计划布置,他应该尽可能地避开主要漩涡中心,特别是那个最活跃的“阿尔法声源”。碰巧现在他离那个有威胁性的“贝它声源”最近,差不多有地球周长的3/4长的距离。他希望安全能得到保障。
“危险可能是百分之几十,”控制中心明确指出了即将来临的险情,“忘掉刚才说的一小时吧。木卫3的预报站说危险瞬间即至。”
无线电刚好落音,磁场强度计上的读数便猛然上扬。在超出刻度的那一瞬间,指针又猛然返回,像刚才迅速升高那样迅速下降。几千英里下面,某个东西给这颗行星的熔融核心猛然一击。
“它爆发了!”控制中心的人作出反应。
“多谢,我已经知道。什么时候风暴会击中我?”
“可能在五分钟以内,最多不超过十分钟。”
在木星弧形边缘附近,有一个漏斗状的气体物质,宽达整个太平洋洋面,正以每小时几千英里的速度飞向太空。低层大气的雷霆风暴已四处爆发了——不过那还算不上什么。当气漩到达辐射带时,那种爆炸才像狂怒的大风暴,同时,多余的电子开始向木星表面倾泻。福尔肯开始再一次检查所有从密封舱延伸出去的仪器的栅栏、支架。他采取了一切警戒、预防措施。大气震动波到达他这里要四个小时,可是一旦电子反应爆发,无线电风暴将以光速前进,不足1/10秒便会到达这儿。
无线电监测器的光束在显示屏上全程搜寻,还未显示出什么异常现象,只是背景上有一些正常的静电干扰。接着,福尔肯注意到噪音数据缓慢爬升。爆炸正在积聚其力量。
在这样远的距离外,我没期望会看到什么。突然,像炙热的闪电一样的一道亮光在东边的地平线上跳动起来。主线板上的线路开关有一半同时跳闸,灯也灭了,并且几乎所有的通讯频道全部中断。
他想动一下,但这已经完全不可能了。除了心理上的紧张,他周身麻痹了。他似乎失去了对肢体的所有控制力,并且感到一阵令人痛苦的颤栗传遍全身。电磁场是不可能穿透这个屏蔽良好的密封舱的。然而在仪表盘上分明有闪烁的火焰跳动了几下,一阵电火花摩擦发出几声咔嚓声。
随着一阵尖锐的撞击声,紧急系统进入工作状态,过载得以重新调整。灯又闪闪烁烁地亮起来。福尔肯感到的麻痹像来势一样,迅速地消失。
当他发现仪表盘上的一切显示都恢复正常后,便飞快地跑到观察窗。
根本不需要打开探照灯——支撑密封舱的缆绳似乎着火了。从主要支撑环到巨大气球的腰部是一片黑暗。在黑色背景下,是一排排亮着的闪电的蓝光。许多燃烧着的火球,慢慢地顺着灯光向前翻滚着。
这景象非常奇怪并且非常美丽,以致很难从中发现什么威胁所在。福尔肯知道,很少有人从这么近的地方见到球形闪电——当然如果他坐在灌满氢气的气球里回到地球的大气层的话,他是决不可能幸存下来的。他清晰地记得,“兴登堡”号着火的毁灭时刻,那是在1937年,当飞艇停泊在累克赫斯时,零星的电火花把它点燃了。这类事件,在历史上屡屡发生,他的脑中像放映纪录片一样闪过无数恐怖的场面。不过,这里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的,虽然他头上的氢气大大多于那只出了事的“齐伯林”号气球的氢气。要点燃木星的大气,至少要在几百万年以后了。
随着八声像在煎炒熏猪肉时发出的嗞嗞声,通话系统又恢复工作状态。
“你好,‘康泰基’号,你收到了吗?你收到了吗?”
说话声像被斩断了似的,而且含混不堪,不过还能辨认出大意来。福尔肯精神为之一爽,他和人的世界又恢复联系了。
“我听到了,”他说,“电磁波非常混乱,不过影响不大。”
“谢天谢地——我们以为你失踪了。请检查一下远距离频道三,七,频道二十六,然后再安上摄影机二号。我们简直不能相信在外层电离探测器上的读数。”
福尔肯很不情愿地把他的眼睛从“康泰基”号周围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色上移开,尽管他还是不时地朝窗外扫一两眼。球状闪电最先消失,火球慢慢地膨胀到一定程度,然后轻轻地炸裂开来,及至消失。可是一小时以后,有几丛微弱的亮光在密封舱暴露在外的金属壳上闪烁。无线电通讯一直到子夜以后,都充满了噪音,不怎么清晰。
晚上剩下的几个小时到黎明前夕,都没发生什么大事。因为太阳会从东边升起,福尔肯想象着他将看到旭日的第一缕晨曦。接着,他意识到太阳升起至少还要20分钟——而沿着水平线燃烧的那丛火光,眼睁睁地向他移过来,并且迅速地从木星那缀满了星斗的昏暗的边界上分离出去。他看清楚了,那发亮的光带比较狭窄,边缘却十分清晰。这时一束巨大的探照灯光在云层下晃动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