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女之谜_韩建国【完结】(29)

  屏幕中的雪灵一惊,翻身坐起:“什么?”

  卓玛连忙解释:“不是出事,是他有重大发现……铜镜……”

  屏幕中的雪灵放下心来,嗔怪道:“你呀,吓我一跳……等着。”

  卓玛已经走到白楼下,收起遥控器。

  雪灵已穿好了常穿的中式衣裙,一头黑发像黑瀑布一样披散着,出现在白楼门口,她问:“什么重大发现?他不会是在骗你玩吧?”

  卓玛忙说:“什么发现他让咱们去了才能说清楚。他保证不是骗咱们,否则,他自愿穿‘睡衣’。”

  雪灵笑了“谅他也不敢!走,看看去!”

  雪灵和卓玛快步走进地下通道,来到隔离病房前,卓玛用遥控器打开门。走了进去。

  陶釜仍坐在轮椅上,桌上锦盒里放着那个《抚琴图》铜镜。他得意地说:“可把二位小姐请下来了!因为你只允许我在隔离病房里研究铜镜,不能出去,只好请你们下来……”

  卓玛急着说:“快说是什么重大发现吧,别卖关子了!”

  陶釜回身拿起铜镜,将镜面对着雪灵和卓玛问:“你们看镜面上有什么?”

  卓玛仔细看了看镜面,摇摇头:“什么也没有,只照出我的影子……”

  雪灵冷冷地说:“听卓玛说,你若是骗了我们,自己甘愿穿上那件特制的‘睡衣’……”

  “那当然。”陶釜小心地放回铜镜,起身一瘸一拐地踱着步:“中国铜镜自轩辕黄帝始……这可不是瞎说,不但有传说记载,还有甘肃、青海等省出土的齐家文化时期的实物。齐家文化正处于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期。直到清朝乾隆时期逐渐被玻璃镜子代替,这几千年间到底制造了多少铜镜,恐怕谁也说不清,太多了。在这些数不清的铜镜中有一些数量极少、十分特殊的珍品,古人也发现过这种珍品。当然从表面上一般人肉眼是看不见有什么绝妙之处,所以卓玛刚才什么也没看见。但当让一束光照到铜镜镜面上,再反射到墙上,墙上会出现什么呢?你们会说出现一个亮斑,因为镜面是微凸的,亮斑也就比镜面略大。一般铜镜都是这样,但这些珍品却在亮斑中出现了奇妙的花纹,这花纹与镜子背面铸造的花纹完全一致,或山水或人物或文字或花鸟。好像镜背面的花纹‘透’过铜镜映到墙上一样,古人称之为‘透光’。因为这种铜镜多发现于西汉铸造的铜镜,所以叫‘西汉透光镜’,外国人则称之为‘魔镜’,……”

  卓玛听得入了神。

  雪灵脸上不再是冷淡的样子,有些惊喜地问:“你是说咱们这面铜镜也是透光镜……”

  陶釜微笑不答,继续说:“为什么会有这种透光现象呢?古人不简单,他们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在铸造过程中,因为铜镜背面有花纹而薄厚不一,薄的地方冷却得快,收缩就少,厚的地方冷却得慢,收缩就多。二是铜镜铸好了,镜面需要研磨抛光才能用,就是用毡子蘸着一种叫‘玄锡’或‘水银沁’的磨镜药在镜面上用力磨。磨镜时的压力可以引起镜面发生的瞬间微小的弹力变形,薄的地方变形大而磨掉的少,厚的地方变形小而磨掉的多。这两种原因都可以使镜面出现与镜背后花纹相应的凹凸不平和曲面差,这就是铜镜能‘透光’的原因所在。并且已被现代人用仪器所证实和成功地复制出来。当然,能透光的铜镜在其薄厚、材质和加工工艺方面都有很严的要求,所以,古代这种珍品少之又少。但是,对于制镜水平相当高的唐代来说,有意或无意制造出透光铜镜应该说是可能的。好了,二位小姐一定等急了,那现在就请看一看咱们这面《抚琴图》铜镜能透出什么光来。卓玛,帮我把室内灯光调暗而台灯光调强!”

  卓玛应了一声,忙着调好光。

  陶釜把一张中间有一个鸭蛋大小圆洞的纸压在镜面上,只让镜面中央部分露出,对着台灯将光反射到墙上,在墙上形成了一个碗大的光斑,光斑中隐隐约约出现了抚琴少女的形象。

  卓玛惊喜地说:“抚琴少女!”

  雪灵没有开口,只是仔细地看着。

  陶釜得意地继续说:“是抚琴少女,但不是镜背面的那个彩石雕刻抚琴少女,而是铸在镜子背面里面的抚琴少女。大概镜子主人对原来铸出的抚琴少女不大满意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又用彩石雕刻的抚琴少女覆盖了原铸造的抚琴少女。你们看出来了吗?两个抚琴少女脸形、发形、服饰基本相同,但姿势有所差别,这个抚琴少女身向右倾,左腿斜伸,好像要从案几后起身。左手仍在琴上,可右手却向右拉得很开,看出来了没有?她右手握着一个长长的东西,是一把剑!纯真文雅的少女一下子变成了英姿飒爽的女侠!而且这剑是从琴下或琴里抽出来的。琴里藏剑,出人意料,和雪灵那‘裙里剑’同出一辙。怪不得那么多妖魔都被神女杀死了,防不胜防……”

  卓玛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雪灵说:“阿姐,我明白你为什么会感到这铜镜里琴声有雷鸣,有水声,是因为抚琴少女拔出剑来了!你们不是说‘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