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停着一辆欧米加。
他们在名护市内吃了午饭,又休息了一会儿。桐间与他们谈的全是些与正事儿
无关的话题。齐木的食欲倒是满旺盛,可就是很少说话,而且总是用那种色迷迷的
眼神盯着贵子。
在桐间的建议下午餐他们吃了冲绳有名的排骨荞麦面条。粗粗的荞麦面条上浇
了许多又甜又辣的炖猪排,再配上红生姜,味道就更好了。驹津多年前早已习惯,
可贵子足足剩下多一半。齐木吃完还不够,又要了一盘油炸豆腐饭卷。
他们出了名护市继续沿着国道58 号线北上,穿过大宜味村、进入国头村时已
经是下午3 点钟左右。
这一带是典型的山区,尤其是国头村,更是县里数得着的未开垦村,大片大片
的土地还都是山林原野。
该村仿佛鸿蒙初辟时保留下的一块蛮荒之地,耕地面积还占不到总面积的5 %。
村东临太平洋,村西则是中国的东海。村中心是一连串大大小小的起伏的山峰,有
与那坝岳、西铭岳、伊部岳等等。
国道58 号线仿佛紧贴在山脚下的一条长蛇,沿着临中国东海曲折的海岸线蜿
蜒北上。
中国东海仿佛要水平地穿透车窗。浪花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水面呈淡蓝色。
公路的右边在一个接一个的山腰处时而出现一个小小的村落,随即一闪而过。
来来往往的翻斗车、工程车很多。一进入一个叫做宜名真的小村之后,来往车
辆和行人一下子减少了许多。一过了宜名真隧道,仿佛一下子离开了人间。
只有脚下的公路修得光洁平整,分为上下车道,而且还很新。劈下一块山麓修
成的公路两边仍然是古木参天的森林和荒凉的原野。左面的中国东海依旧时隐时现。
但没过多久海岸线就迫近了脚下,岩石海礁也看得一清二楚了。
边户岬已近在眼前。
小车朝左一拐,离开了公路朝海岬驶去,不到三分钟即抵达冲绳岛最北端的边
户岬。眼前的景色变成了一片大海。
最北端是个足有几十米高的陡峭的断崖。这块有小学校校园那么大的野地,1978
年被选为冲绳新的观光胜地。但是仅有的观光设施也只不过是个茶褐色的混凝土厕
所和沥青地面的停车场。四周仍是一片荒草和外露的岩石,丝毫未加修整。
那儿没有别人,只有强劲的风刮过。
桐间一言不发地掉转车头。往回开了有100 米的样子随即朝左拐上一条狭窄的
未铺沥青的路。这条只能勉强容一辆车通过的道儿蜿蜒曲折地穿过一片原始树林。
但是不久眼前就出现了一片白色建筑群,小车顺着路开到了那儿。那儿是这条路的
终点,同时也是这个建筑群的中院。
这座在树林中突然冒了出来的白色三层楼好似竣工还没过多长时间。
在两个警察的催促之下,驹津和贵子下了车朝楼门口走去。门口挂着块厚厚的
木头牌子,上面写着“国立边户疗养院”几个大字。
疗养院?驹津心里突然一阵不安。贵子的想法也可能相同。一股来苏水和墙壁
涂料的气味刺激着鼻腔。
桐间走到坐着个中年妇女的传达室,小声介绍着情况。
疗养院里静悄悄的。有个乘轮椅的人横穿过从传达室门口笔直延伸到大楼后面
的走廊。走廊的另一头的门敞开着,门外就是大海。原来这幢楼建在临海的山腰上。
桐间跟着那位中年妇女消失在右面的走廊上,但很快就同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男
人走了回来。
用一句老话来形容,这个穿白大褂的人身高6 尺开外、牛高马大的,年龄在45
岁左右,皮肤微黑,脸上线条分明。
“这位是院长。”桐间介绍道。驹津和贵子只好行礼问好。但是说句老实话,
只要他脱了白大褂,肯定不会把他当医生。他那样子倒像个施工现场的监工。
院长微微注视了驹津和贵子一会儿,随即一转身,率先朝走廊深处走去,四个
人跟在他的后面。
刚才轮椅横穿过的走廊尽头处朝左右两边又有两条同样宽的走廊朝远处延伸。
旁边好像是一大排疗养病房。走廊的另一面则是临海的玻璃门。
院长从大开着的门走到外面。门口是个小小的跳舞场。从那儿经过不长的一段
台阶,就到了比这儿低一层,劈了一片山崖造出来的阳台。阳台上摆放着五六张白
白的室外餐桌,四周围着铁栏杆。栏杆外面就是陡峭的山崖。
山崖下是太平洋。
室外餐桌旁面对面坐着两个老太婆。她们边喝罐装桔子汁边聊天,谈兴正浓,
但一看到院长马上笑眯眯地起身行礼,继而朝他们四个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
“请问,这儿是不是专门用于康复疗养?”驹津难以忍受这种沉默,问了一句。
但是只有桐间模棱两可地点点头,院长和齐木都没有任何反应。
院长穿过阳台,在铁栏杆前止住了脚步。铁栏杆有一部分可以当门使,但上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