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建立一条秘密的通讯联络线,这样即使情报泄露,他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谁是内奸。
虽然基本上确定了李薲和小西行长之间一定有联系,但是从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还抓不到马脚,那么只能继续小心的防备,不让小西行长知道太多,然后细心的注意这个李薲的一举一动,看看能否抓住幕后主使者。
小西行长的心情则是极其郁闷的。
上一次沈惟敬走后,他是左等右等,等了五十天,是坐立不安,正准备派人去询问消息,结果就有消息传来——沈老爷已经在来平壤的路上了,沈老爷年纪大了,坐轿子来,来的比较慢,别急。
小西行长这才安定下来,打下平壤之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开启和谈,把国土给确定下来,别再打了,日军的后勤供给已经到了极限,再打下去后勤就要崩溃了,他守在平壤的这支孤军虽然还有粮食可以吃,但是军械是少了许多的,尤其是火药和铅弹,实在是不多了,也撑不起一场大战了,如果不撤退,恐怕难以支撑下去。
沈惟敬一来,意味着和谈可以重新开启,只要和谈开启,那么他就有把握了。
他是丝毫不清楚沈惟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的。
九月二十八日,沈惟敬抵达了平壤城,小西行长亲自出门迎接,大开城门,盛情款待,还派了肩舆把他抬进城,跟上次白刃包围着进城态度大不一样,只是处处都有兵将巡游,暗伏杀机,沈惟敬面不改色心不跳,一面和小西谈笑,一面还有闲心偷偷数城内兵数。
这是萧如薰给他的第一个额外任务,要他搞清楚日本到底有多少兵马在平壤城,他以多年的眼光估算了一下,发现平壤城总兵力约在一万四千人到两万左右,与小西行长第一军团主力大体相当,十分准确。
相比之下,朝鲜人跟小西行长交手了无数次,仍旧对敌人实力稀里糊涂,还不如沈惟敬一个大骗子精明。
沈惟敬的份内任务是稳住日本人,让他们继续等待,这不是什么好操作的事情,但是沈惟敬如此精明的人,为了保命,什么都做得出来,双方坐定开始谈判。
第八十四章 谈判专家
对于谈判这件事情,沈惟敬已经驾轻就熟了,所以一开始沈惟敬就抢先开口,压住日本人的气势。
沈惟敬就说了,我回去以后和兵部尚书石爷商量了一下,石爷同意你们的封贡请求,说白了,你们不就为了通贡于天朝吗?都怪朝鲜背信弃义,才导致两国交兵,现在既然都是误会,你们赶紧把地盘和两位王子还给朝鲜,另外寻一条路来进贡就是了。
这回应相当狡猾,小西行长中文很烂,日常交流还可以,这种玄奥的回信只能由外交和尚玄苏代为翻译,小西行长提出的两条要求,沈惟敬一条都没答应,但看起来又像是都回答了似的。
日本侵略朝鲜打的旗号是通贡,没问题,你换条路来,不一定途径朝鲜啊!这么轻轻一句就撬掉了日本的借口基础,至于小西提出的划大同江为治,沈惟敬根本没提,反把归还国土和王子作为通贡的前提条件。
绕来绕去,以官场的推手之功,把小西行长给绕糊涂了,他们一帮子商量来商量去,商量不出什么结果,就很无奈地说,两位王子不在他的手里,在加藤清正手里,他做不了主。
沈惟敬立刻跟上,那你能做什么主?
小西行长说,划大同江而治,归还平壤,我能做主。
沈惟敬大摇其头,表示不行不行,这算什么?这根本谈不拢,谁能做这个主?
小西行长老老实实的交代说,是在汉城的日军中央可以做主,沈惟敬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说,那你就去问,问问你们的中央,到底这个事儿行不行,然后再来和我谈。
小西行长要回报在汉城的宇喜多秀家和谋士团,然后汉城方面要回报在日本的丰臣秀吉,这一折一返,至少一个月时间,有这一个月时间,萧如薰基本可以作好开战平壤的准备了,最绝的是,沈惟敬还让小西行长等人觉得,拖延谈判的责任不是大明方,而是日方。
小西行长被大忽悠沈惟敬彻底的忽悠住了,觉得心里十分对不起这个长途奔波的老人家,于是主动提出日军后撤,把平壤归还,沈惟敬一听,这可不行,我家萧大提督的计策是要一口吃掉你的,你走了还怎么吃?萧大提督吃不到你可就要吃我了!
最后双方约定,一个月以后的十月三十日,大明朝廷特使会在平壤以北的肃宁馆恭候,与日军交接,当小西行长问他朝廷特使会派谁来,沈惟敬很认真的回答道:“萧如薰。”
小西行长不知道萧如薰是谁,但是他已经彻底相信了沈惟敬的说辞,沈惟敬的主要任务圆满完成,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找寻蛛丝马迹,为萧如薰戳瞎藏在后方的那双眼睛。
谈判结束之后,小西行长热情邀请沈惟敬大吃一顿美餐,然后很恭敬的让人抬着轿子把沈惟敬给送走了。
临送走之前,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说了一句:“你们这里我怎么看着还有不少朝鲜人的样子?怎么,朝鲜人也在帮你们打仗?”
小西行长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兵力不太够用,平时也需要一些朝鲜人来做翻译,所以就找了些愿意投效的人来帮忙,毕竟是两军交战,我们认为这很正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