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人家,不是你我,人家有真本事,会治国,你我呢?当真带过兵打过仗?陛下手下一堆将军个个都能打,哪里还轮得到你我?能保住爵位就不错了,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吧!”
徐弘基又拿了一块绿豆糕塞进了嘴巴里。
朱应槐郁闷了一会儿。
“五十万两银子啊,我还以为多少能弄点好东西,结果还是一样。”
“还是那句话,能保住爵位就很好了,别想那些多余的,咱们到底是前朝勋贵,没有本朝的战功,凭什么让你带兵?老实一点,别想太多。”
徐弘基也有点不耐烦了,摆摆手,不打算多说了。
“可是我就想不通,赵世卿和蔡国珍,这两个可是沈一贯一党,怎么也被留用了?还是干户部和吏部,难道就因为他们一人捐了十几万两银子?这新朝授官也太随便了一点吧?”
听了朱应槐的话,徐弘基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的情绪,但是到底也没有说出来。
“别想太多了,整理一下吧,明日就是西北诸将回朝的日子,新一轮军职安排也要开始了,咱们说不定得出席。”
朱应槐点点头:“听说李成梁也快要来了,这回李家可真是出血本了,举族迁移让出辽东,这可是自己把自己的根基废掉了,李成梁这回怎么那么有种?”
“不然呢?他还想怎么样?陛下二十万大军就在京师,精锐无双,他李家但凡有一丁点不对劲的地方,二十万大军就能把他们给碾碎了,他们但凡有点脑袋就不该和陛下对着干,到京师来享受荣华富贵是最好的选择。这次可好,李成梁被封了毅勇侯,李如松也是侯爵,李如樟这一回也被封侯,李家一门三候,这可是比在大明还要荣耀,值了,真值了。”
徐弘基似乎对李家还有点羡慕的样子。
第九百七十六章 他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
听了徐弘基的话,朱应槐撇撇嘴,又小声道:“你说,这回传檄天下,会不会有人造反?那些地方上的藩王和宗室会不会造反?”
徐弘基诧异的看了朱应槐一眼:“你想这些干什么?和咱们有关系吗?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闭门谢客不和任何人来往,陛下有命令咱们就去皇宫陛下没有命令咱们就呆在家里享福,其他的事情不要想。”
“我就是担心有人要造反。”
朱应槐小声说道:“毕竟地方上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被大军攻击过,真要造反了,不又要打仗了吗?”
“好事那句话,和咱们没关系。”
徐弘基连连摇头:“我只在乎这日子过得好不好,别的,我都不在乎,你要是在乎,自己进宫去问陛下。”
朱应槐缩了缩脑袋:“这宫里面现在热火朝天的,我可不敢进去,进去耽误了谁的事儿还是我的过失。”
朱应槐现在是绝对不愿意去皇宫里晃悠的,因为现在的皇宫里的确非常非常非常的忙碌,一边有人被安排到皇宫里开始对宫殿群进行修缮,一边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工作。
基本上原先明廷的一些干事官员都被萧如薰重新启用了,自己带出来的那些文员安排过去当副手积累经验,主要还是靠原先的行政班子。
当然,都察院的那些疯狗御史清流就被萧如薰全部扔在家里赋闲,不允许他们出来闹事,他实在是受够了这些疯狗们,并且开始思考让自己人来负责监察工作,建立一个针对官员犯罪的专业部门,类似于廉政公署这样的部门。
通过道德和嘴炮来约束官员的方法已经证明是十分聒噪的了,萧如薰十分讨厌这种除了嘴炮什么不都不会的家伙,他们的存在只会拖累行政效率,新朝初建,效率第一,言官都去死吧!
把言官排斥之后,不少前明旧臣都感觉自己轻松了很多,行政效率也高了不少,办事的时候也没有拖拖拉拉和互相推诿,要办就办不办就拿出理由来,总而言之不会让人乱来。
之前激烈的党争经过了沈一贯时期的高压和萧如薰时期的重新洗牌,已经偃旗息鼓,未来是否还会再起,主要看皇帝,党争其实往往都是有皇帝在做幕后推手的。
这一点,萧如薰有了十分深刻的理解。
一个月以来,带领群臣没日没夜的高强度工作,没日没夜的处理政务,京师地方政务军务等等一系列事宜忙得他是头昏脑涨,但是也的确是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看着一件一件的事情在不断的处理完并且付诸实施,的确很有意思。
但是也有一点,看着经验丰富的王锡爵和李廷机所提出来的很有建设性意义的行政方略被不断通过和采纳的时候,萧如薰看着满朝不反对无异议的臣子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和谐。
嗯,没有争吵很不和谐,没有争论很不和谐,没有吹胡子瞪眼睛很不和谐。
也就是眼下,要是等天下平定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萧如薰一定会出手分裂群臣,因为对皇帝而言,如果群臣不斗,反而联合在了一起,那么皇帝就很没有安全感了。
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以前弄错了一个事实。
朱翊钧搞国本之争,可能并不是要和群臣争夺天下至尊的权力,而是要利用朱常洛和朱常洵这两个人实现群臣的分裂。
抛出两个诱饵,企图将群臣分裂成长子党和福王党,彼此对立,相互争执,达到嘉靖时代严徐党争的效果,从而实现浑水摸鱼掌握权力的目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