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存在,那么从古代走向近代就没那么容易,思想启蒙时代的到来也没那么容易。
他可以把军队带到近代,把科技带到近代,把生产力带到近代,可是真正的近代他带不来。
萧如薰活着的时候可以压制权贵,可他死了以后,权贵士绅会不会卷土重来?
地主会不会再次死灰复燃?
地方会不会重新沦为地主豪绅的乐园?
旧思想的巅峰和新时代的曙光注定不能相容。
但是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们根本不可能想到,皇帝,连自己的命都敢革。
若我连自己的命都敢革,你们还能与我对抗吗?
还能掐灭新时代的曙光吗?
更久远的事情,萧如薰就不知道了,或许也根本没人知道。
天人感应的思想不仅是旧时代的思想代表根源,也可以说是很多迷信说法的根源。
比如人在做天在看,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举头三尺有神灵,做坏事遭雷劈等等。
这些现代还依旧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都是民间自天人感应学说里慢慢折腾出来的东西。
客观上的确可以起到震慑恶人心的作用,可是实际上呢?
并没有什么卵用,弊大于利,弱势群体最后的呻吟而已。
老天爷会拯救你妈?
不会的。
该奋起反抗的时候不反抗,该有所动作的时候不动作,自己不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双腿去努力达成目标,却寄希望于极其玄幻的老天爷,可笑,这简直就是某种意义上愚民弱民的手段。
满清是老天爷推翻的吗?
日本人是老天爷打败的吗?
美国佬是老天爷赶回三八线以南的吗?
烧断了香,敲碎了木鱼,捐光了家产,闹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满天神佛也不会显灵帮你哪怕一次!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存在!
可是某些皇权时代的坚持依旧不能放弃,否则旧时代的地主会摇身一变变成新时代的资本家,依旧向上隐瞒向下欺压,割裂地方破坏统一,做着千百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事情。
所以萧如薰深切的戒备着东南数省的某些趋势,虽然开海通商,但是从未试图改变过重农抑商的基本精神。
对商人课以重税,立法限制,陵邑制度里也包含着对商人的处置方式,商法是所有新朝法律体系中最严苛的法律,甚至于内阁都不明白皇帝为何要做出如此严苛的法律。
资本推翻皇权从来也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可以毫无顾忌的赚钱。
他们对待民众的方式比皇权更为精明,也更为恐怖,能瞒得过去的时候就用民主外衣来欺瞒,一旦发现瞒不住了,立刻撕掉民主外衣发动血腥镇压。
他们和皇权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生产力进步了,他们的统治方式也进步了,更具欺骗性,比起天授皇权更加适应现代,不过骗得过一时,骗不过一世,否则,也不会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了。
依靠资本推翻皇权、依靠地方推翻中央的教训历历在目,生产力是进步了,可是其他的,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
但是是否有其他的方法,谁也不知道。
经济基础,真的可以决定上层建筑吗?如果真的可以,那么为什么生产力进步到了这样的程度,上层还是上层,从古至今不曾有丝毫的改变呢?
这些,萧如薰不明白。
萧如薰只知道这片过于巨大的国土上的亿兆百姓所需要的是中央集权的统领,是人心齐泰山移的气势,是统一的目标,是开拓的勇气,而非一家一姓的王朝和资本。
所以眼下,他绝不允许什么君主立宪什么资本革命,也绝对不会改变重农抑商的基本精神。
可是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民智渐开,皇权无法存续之后,这个国度和亿兆子民的路该怎么走,他不知道。
他感觉按照目前的趋势走下去,如果不再做出改变,等他死了,大秦会变成披着皇权外衣的苏联,再之后呢?华夏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他只是一个人,他不是神,他真的不知道。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治蝗(上)
孔子是个很聪明的人。
从他的各种言行举止上来看,他都不是那幅画上那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家,和颜悦色的对你阐述人生的道理。
种种记载中都能表现出孔子十分睿智的一面,他十分聪明,洞悉人性,对很多事情的观察都非常彻底,一眼看穿本质。
比如鲁国发布从别国救回本国流落在外为奴的人就可以去官府领取花费出去的钱财的政令,孔子的弟子救回一个鲁国人之后却不去领取钱财,洋洋得意的到孔子面前炫耀。
结果孔子大怒。
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有钱而且喜欢沽名钓誉?他们都很在意自己的利益的!没有利益的事情谁愿意做?
你不拿钱,人家都夸赞你,以后有人拿钱别人都会指责他,慢慢的,还有人愿意救回流落在外的本国人吗?
孔子的睿智和洞悉人性可见一斑。
话又说回来,孔子要是不聪明不睿智,能在那个大争之世创立儒家吗?
对鬼神迷信,他搞不好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看到民众在天灾人祸面前只知道祈祷却不知道找寻可靠的办法,只知道被动的祈求却不知道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才深有感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