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丰臣秀吉发动的战争,至此告一段落了,但是谁都知道,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结束,利益分配不均匀,对外战争的落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利益诉求不满足,血海深仇没有平复,战争的导火索太多,如果不是明军强势压住,这场战争是不会停止的。
丰臣方面也是一样,丰臣秀吉死掉了,丰臣秀次勉强上位稳定局势,用自己的家臣团取代了之前丰臣秀吉手下家臣的职能,勉强维持了局势,大战在即,牛鬼蛇神们也暗暗静静的等待着结果,是帮丰臣还是帮德川,但是现在局面改变了,丰臣和德川都被明军打趴下了,两方面在明军的斡旋下握手言和,将日本瓜分了。
一些人对明军的无理要求感到不满,要求集合日本全国之力和明军决死一战,夺回国家的尊严,但是这样的声音太微弱了,绝大部分人更加在意的是新的形势下,自己能得到多大的好处,能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他们为此不断的上下奔走,牵线搭桥,为了自己能够分封到更好的土地而战斗着,没有谁有心思去考虑和明军战斗夺回石见银山的事情。
反正就算夺回来了,石见银山的银子也落不到他们的口袋里去。
现在的新形势是丰臣氏掌握了三分之二的日本土地,而德川氏占据了三分之一,自此,那三分之一的领土上的出产只有极少的一点会以向天皇上供的名义送到京都给天皇,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将是德川氏自己处理的,为了促成这样的勉强和平的局面,在明军代表的支持下,在三方面的斡旋之下,日本天皇最终决定封德川家康为征西将军,驻守西方。
征夷大将军是幕府的代表,被封了征夷大将军就等于有了开幕府的资格,成为天下武家和诸侯的共主,但是丰臣氏自己都得不到这个职位,就更别说允许德川家康得到了。
在前田利家的运作之下,丰臣氏作梗,日本天皇只好任命德川家康为征西大将军,不能开府,但是前田利家还是觉得不妥,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大”字被拿掉,德川家康只能成为征西将军。
这个不伦不类的将军头衔让德川家康十分不满,可是碍于实际情况,他没有脸面去请求更高的职位,他只能把自己得到的揣进口袋,然后借着萧如薰的虎威把四百万的银两赔偿任务分摊到二十多个大名身上,为了最大程度的缓和矛盾,他承担的最多,为此,他甚至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与此同时,为了稳定人心,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不让丰臣氏内部出事情,前田利家强烈要求天皇正式赐封丰臣秀次以征夷大将军的职位,允许他开幕府,把天下共主的位置坐稳了,这个要求被天皇的傀儡朝廷强烈反对——丰臣秀吉想要我们尚且不给,更何况是你这个已经实力大损的丰臣二代政权呢?出身卑微者怎么能得到这样的职位呢?
但是考虑到丰臣氏善待天皇朝廷,以及前田利家暗中杀掉几个叫嚷的最凶的大臣的威胁,天皇本人还是决定把征东将军的职衔交给了丰臣秀次,另外丰臣秀次依然兼任关白,保证地位上的均等,甚至是高出一线。
自此,日本出现了两个将军,一个征东将军,一个征西将军,而到底谁会成为那个最终的征夷大将军,最终开幕府,谁也不知道。
所以大家都更加确定最终的一战一定会来临,但是这场战争什么时候再次开始,谁也不知道,大家唯一都知道的是,下一次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才会迎来真正的和平,而现在,只是暂时休战。
所以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
第二百四十六章 我们是撕扯敌国血肉以肥自身的凶兽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萧如薰费尽心血所营造出来的目前的局面,最好的维护了大明的利益,大明不仅得到了石见,还得到了银山,暂时可以缓解一下金融方面的危机,得到的八百万赔偿银,相当于大明将近三年的中央财政税收,每年一百六十万的赔偿额度足以让大明朝廷手头宽裕很多很多。
这场战争的意义并不止于此,限制了日本,使得日本无法继续发展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让日本加速军备竞赛,加速压榨人们,加速榨干他自己的潜力,自己把自己逼上死路,这也是胜利点。
维护了大明的声誉,稳固了大明在朝鲜的威望,使得朝鲜更加尊崇大明,将大明视若再造恩人,为此感恩了数百年,成为最坚定的中华藩属,也使得大明在周围藩属国内的威望更上一层楼,彰显了大明的国威,满足了天朝上国的面子。
为大明打出了一支四万人左右的铁血强军,极其善于使用火器和冷并且协同作战,并且高度认同萧如薰,只要日后还能在萧如薰麾下作战,就将是萧如薰的手臂和手指,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火器的威力和地位也在大明军中更加稳固,这场几乎是火器赢得的战争进行的时候,很多军中文官亲眼目睹了大火炮战术的威力和铺天盖地的声势,这些人必将成为火器的忠实拥护者,将来到了朝廷里,也会支持朝廷对火器进行更新换代。
明军还缴获了日式火器,对于未来改进火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萧如薰已经决定这次回去之后正式将燧发火枪折腾出来,献给朝廷,争取在十年之内使燧发火枪取代火绳枪,为明军将火器更新换代,另外将经验朝廷大规模铸造千斤重炮,并且改造水师战术,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洋夷战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