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皋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意识到了皇帝的用意所在。
皇帝要用内阁增补阁员的事情来转移群臣的注意力,让各派系的臣子们互相残杀一阵,让自己有喘口气的机会,顺便,要考察递补上来的几个人里面谁最符合他的心意,然后才能决定首辅的位置让谁来做。
赵志皋记得自己曾经对皇帝推荐过沈鲤,让沈鲤来做首辅,因为他知道,沈鲤是决策圈子里面少数还心存良知的官员。
这样的官员多少能照顾到一点皇帝的心思,或许还能做一点好事,而沈一贯则是个绝对的党棍,在位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乱子来。
按照沈一贯这个任人唯亲的性格,指不定还要在朝廷掀起一波新的党争,说不定还要开一些非常恶劣的先河,所以赵志皋觉得,至少不能让沈一贯做首辅,否则就会和张四维做首辅一样,也不知道要给大明造成多少麻烦。
可是皇帝的意思,是宁可让自己这个风烛残年的糟老头子继续占着首辅的位置不干事情也不要让沈鲤上位,估计就算是自己到时候下去了,也轮不到沈鲤上来。
哪怕是次辅估计都没有沈鲤的位置,为了给其他人腾位置,皇帝甚至会废了沈鲤。
当然,赵志皋也知道原因,无非是国本之争时沈鲤用力过猛,和张位一样,伤了皇帝的心,皇帝不信任他,不允许他做首辅。
张位的罪名已经基本上审核完毕了,就等着皇帝一道命令,最好的结果也是远徙三千里,而正常的处决方式是直接斩首,家人流放,张位算是完了,他背后的利益派系集团已经放弃了他,开始寻求新的代言人。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江西派还会在内阁阁员之争的时候选出新的代言人然后推动他入阁,反正江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翰林和进士。
这下子,又不知道要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群臣伤害皇帝太过,以至于皇帝的逆反心理突破天际,不顺他心意的哪怕是还有良知的他都不用,顺他心意的,估计就算是沈一贯他都会用。
这种普遍存在于大明朝堂之上的意气之争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国家大事是最容不得意气之争的啊!
“陛下,老臣以为,且不说增补内阁阁臣的事情,倒是内阁次辅应该选定了,现在除了老臣之外的两名阁臣都不是次辅,次辅之位空缺,不利于内阁运行,陛下就算要增补阁臣,最好也是等次辅确定之后。”
朱翊钧当然知道赵志皋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他想要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向皇帝推荐沈鲤。
“那阁老以为,目前的两名阁臣里面,谁可做次辅?”
赵志皋深吸一口气。
“沈鲤。”
朱翊钧点了点头,这种回答不出他的所料,虽然赵志皋这样说,但是朱翊钧的意志也愈加坚决了。
“沈鲤入阁晚于沈一贯,却先于沈一贯做次辅,这不合常理吧?”
听闻朱翊钧如此一说,赵志皋的心直接沉底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要争取最后一丝希望。
“沈鲤在外朝素有清正廉洁之名,对外朝有影响力,较之老臣而言,更加年富力强,更有胆魄为大明做实事,愿陛下不要顾忌入阁先后,嘉靖时期首辅张璁仅为三甲进士却也能做首辅,陛下向来崇敬嘉靖爷,往陛下三思!”
这是赵志皋最后的努力了。
然而在朱翊钧看来,这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沈鲤在外朝名声好,可以团结群臣,然后呢?团结群臣干什么?还不是对我开火?而沈一贯在外名声素来不好,而且和言官群体的关系也不好,入阁当年就搞掉了几个言官,和沈鲤结下仇怨也就是那个时候。
一个和群臣关系不好的首辅才能背靠皇帝给皇帝挡枪子儿,而一个和群臣关系和睦的首辅就会带领群臣向皇帝开炮,深受数任首辅之苦的朱翊钧是不会再一次被忽悠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仇敌(上)
大明朝的官,不,应该说历史长河之中的所有官员,名声不好的不一定就是巨贪,名声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清官,这一点,朱翊钧在抄了张居正的家之后才知道。
严嵩名声那么差,是祸国殃民的混蛋,遗臭万年,而徐阶的名声那么高,被视作扳倒严嵩的英雄人物,流芳百世,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严氏名下田产还不到徐阶家族名下田产的十分之一。
徐阶下台之后,因为家人胡作非为民怨太大,不得已借助学生张居正的威势欺压百姓,贿赂官员,所作所为和严嵩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世间绝对不是非黑即白的世间,大部分人都简单的将历史人物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或是英雄和败类两种,但是人实在是太复杂了,又怎么是这四种属性可以概括完的呢?
有些人甚至一个人就具备这四种属性,比如万古名不朽的夏贵。
当了二十多年皇帝,朱翊钧早就不是那个被文官们忽悠着忽悠着就以为自己是圣君的年轻人了,他也长大了,不然也会掀起国本之争妄图重现昔日嘉靖皇帝大礼议的皇权威势。
对于皇帝来说,他需要的人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贤臣”,皇帝需要的人很多,“贤臣”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小人”也需要,“直臣”也需要,“败类”也需要,“英豪”也需要。
诸葛武侯教育刘禅是用长辈对晚辈的口吻去说的,是作为一个“相父”,一个人生长者,对年轻的小鲜肉刘禅进行教导,所以才进行了简单的“贤臣”和“小人”的划分,让刘禅首先确立一个正确简单的观念,然后再慢慢的深入理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