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和股肱之臣们好好商议一番了,朱慈烺神色一正道:“宣兵部尚书路振飞、礼部左侍郎文安之觐见。”
……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出自刘禹锡《乌衣巷》一诗,意在感慨东晋时期繁华无比的乌衣巷已经变得荒凉破败。
这其中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事实上,直到本朝乌衣巷仍然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乌衣巷位于秦淮河南岸,从文德桥往西南走不远便能看到。
其与南京贡院仅仅隔着一条秦淮河,如此文风鼎盛之地,怎么可能少得了文人雅士。
在乌衣巷深里一间不起眼的小院中,便住着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侯方域是复社领袖,前户部尚书侯恂之子。
这位风流倜傥的佳公子今年不过二十六岁,却早已没了五六年前的意气风发,如今常常眉头紧锁,尽显老态。
神京陷落,其父侯恂被闯军从狱中救出。李自成本想任命其为官,但侯恂坚决不受,最终辗转来到南京。
本想着新皇即位,父亲能够重新起复,谁曾想几个月过去了,天子完全没有想起这位崇祯朝的重臣,父亲仍然赋闲在家。
这让侯方域十分焦急,不停的奔走于父亲的门生故旧之间,希望能够找到机会让父亲起复。
可前不久朝廷刚刚平定了一场预谋叛乱,钱谦益等东林党人牵扯其中,被连根拔起。
加之史可法致仕,如今东林党元气大伤,能够站出来的大佬少之又少。剩下的多是些虾兵蟹将,即便想要替侯恂运作,也是有心无力。
难道父亲真的没有机会起复了吗?
对侯方域来说,他与父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崇祯十一年南都乡试,他因为在策论中讥讽时政而落第。若是父亲起复他还有可能借势而起。若是父亲再无希望,他这辈子怕也就是这样了。
……
……
第八十五章 侯方域拜会高弘图
侯方域不甘心。
凭什么?凭什么因为一篇策论就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他还年轻,他的父亲也是老当益壮,绝不能闲云野鹤般过一辈子。
通过他的一番努力,终于搭上了工部尚书高弘图的线。
高弘图虽然不能算是东林党一派,但却是与阉党势不两立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侯方域信奉的不二准则。
加之自己父亲在崇祯朝与高弘图的私交不错,更让他下定决心拜访这位政坛大佬。
侯方域对着铜镜整了整衣衫,又往面上敷了些脂粉,这才满意的踱步往外走去。
过文德桥,沿着秦淮河岸一路而行,至徐府街,绕过中山王府去到承恩寺中拜了一柱香,侯方域心中才稍定了几分。
他现在是在南城,而高弘图的宅子是在中城大石桥一代,颇有一段距离。
侯方域思量了一番,还是决定步行前往。
这并不是因为他坐不起轿子,凭借他复社领袖和江南风流才子的身份,主动给他送钱的红粉知己不计其数。也正是靠着这些银子,他才能买下乌衣巷中的那套小宅子。
但侯方域不想太过招摇,免得引起小人嫉恨使坏。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侯家现在处于最低谷,有无数人想要看笑话甚至是落井下石。
侯方域绝不会让这些人如意。
所幸侯大才子的脚力还算不错,在天色彻底黑下来前抵达了大石桥北的高府。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高弘图如今是工部尚书,虽说不是宰相,也是差不了多少。
侯方域振了振袍服,阔步朝大门走去,方是敲了两下,便有一个身材浑圆满面油光的门子打开大门。
侯方域主动将名帖拜上,和声道:“晚生求见高尚书,还请通禀则个。”
侯方域?
那门子翻看了一眼名帖,见是著名的风流才子侯方域拜见自家老爷,心头的轻视稍稍淡了几分,清了清嗓子道:“还请侯公子稍等片刻,容某前去通禀一声。”
侯方域索性闭上眼睛养神,心中默默念着准备好的说辞。
过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那门子去而复返,轻声唤道:“侯公子,请随某来。”
侯方域微微颔首,小心翼翼的跨过门槛,跟着那门子一路前行。
自打父亲下狱问罪后,他是多久没有进过这等高门大院了?
官场上的事情有时就是这么现实,人还未走,茶便已经凉了。
侯方域想起当初为父亲奔走时受到的冷眼,在心中长长叹了一声。
眼下父亲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至少不再是罪臣,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侯方域跟着门子一路穿庭过院,来到一处月亮门前。
那门子恭敬道:“侯公子,进了这道门就是后宅了,小的不便前往,侯公子请自便。”
侯方域轻点了点头,从荷包中掏出了些碎银子递给那门子道:“这是侯某的一点心意,还望笑纳。”
那门官见到银子立刻喜笑颜开,一把抓了来。
“公子请便。”
侯方域再次振了振袍服,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昂首阔胸穿过月亮门。
一进院子先是一面影壁,绕过之后是一段抄手游廊,沿着走到尽头有一方假山,曲水蜿蜒而过,汇聚到一汪清澈见底的池塘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