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吓得连连叩头道:“罪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想不到天子竟然直接问罪于他,这叫侯恂一早准备好的说辞无法祭出。
当然,侯恂为官多年与君王斗智斗勇的本事也是一绝,只一句话便把难题化解了几分。
但朱慈烺显然是有备而来,见侯恂把球踢回给他,便沉声道:“侯方域意欲投虏之事你可知晓?”
侯恂心中咯噔一声。
“回禀陛下,罪臣并不知晓。”
话刚一说完侯恂便觉得有些不对劲。
若是回答不知晓,证明确有其事,只是他不知情。
皇帝陛下这是在给他挖坑呢啊!
偏偏他还傻傻的往里跳。
侯恂心中叫苦不迭,朱慈烺却没打算停下来,继续质问道:“即便你不知晓,这一个失察之罪也逃不了。子不教父之过,侯方域犯下如此大罪,你觉得朕该怎么处置?”
“罪臣,罪臣……”
侯恂只觉得自己完全被天子牵着鼻子走,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
“罪臣恳请陛下严查此事。”
无奈之下侯恂只得表态。
“不用查了,这份供词你自己看罢!”
说罢朱慈烺将一张记录口供的册子甩了下来。
侯恂连忙捡起来看,内容大体是侯方域承认想要离开南京北上前去投靠东虏以求出仕做官。末尾还有侯方域的签字画押。
侯恂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糊涂,这个孩子真是糊涂啊!
对大明天子而言,投贼和投虏都是大罪,若天子真要严责,一个凌迟处死侯方域是逃不掉的。
比起降虏,主动投靠的罪名显然更重。毕竟降虏是被迫的,投靠却是主动的。
但无论如何侯方域都是侯恂的儿子,是他倾尽心力培养的儿子。
作为一名父亲,侯恂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明正典刑。
“陛下,这逆子虽然孤傲,却不会做出这等目无君父的事。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罪臣请陛下改由三法司会审此案。”
虽然侯恂没有明说,但意思就是锦衣卫有屈打成招的嫌疑。
侯恂是东林党,和厂卫本就不对付。
何况事情牵扯到他的宝贝儿子,自然更要将锦衣卫狠狠踩上一脚,才有为侯方域洗脱罪名的可能。
在侯恂看来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
毕竟锦衣卫恶名在外,诏狱更是臭名昭著。
在诏狱中惨死的朝廷忠良数都数不过来,按照这个逻辑,他的儿子侯方域自然也可以是被冤枉屈打成招的。
在侯恂看来锦衣卫和诏狱的存在本就不合理。只要天子一道旨意,锦衣卫便可以随意拿人,并将大臣投入诏狱拷打。
如此嚣张,简直是对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法司的蔑视,是对朝廷公器对大明律的侮辱!
是以锦衣卫审讯得出的口供自然是不能够作数的。
如果天子想要让他服气就得改由三法司会审侯方域。
朱慈烺心中冷笑。想不到侯恂胡搅蛮缠的本事这么厉害。
这位官场老油条十分善于偷换概念,一张口就把锦衣卫与严刑逼供连接在了一起。
“三法司会审?投虏叛国这种案子三法司审的了?”朱慈烺厉声斥道:“这是朕钦定的逆案!”
……
……
第九十二章 局中局
这是朕钦定的逆案!
朱慈烺的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辟在了候恂的身上。辟的他头晕眼花,四肢发麻。
天子钦定逆案,锦衣卫负责审理,怎么看域儿都是凶多吉少。
可若天子真的要置域儿于死地,又为何会召见他这个做父亲的呢?
侯恂百思不得其解。
朱慈烺将侯恂的心理猜的十有八九,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刻意晾着他。
越是如此,侯恂越是觉得惴惴不安。
他急于弄明白天子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索性豁出这张老脸哀求道:“陛下,这逆子定然是一时糊涂,还请陛下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罪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得了侯恂如此表态,朱慈烺心中直是大喜。
要不是侯方域这个坑爹货帮忙,朱慈烺想要拉侯恂出山还得颇费一番心思。而现在事情就简单多了,侯恂为了保住儿子侯方域的性命愿意为朱慈烺做任何的事。
侯恂的价值主要在于对左良玉的牵制。只要侯恂在朝为官,左良玉便不太可能公然兴兵作乱。只要拖下去,对朱慈烺和大明朝廷便是最有利的。
……
……
诏狱。
昏死过去的侯方域被几名锦衣卫校尉装入了一口麻袋,抬到一辆平板马车上。之后,那几名锦衣卫校尉也坐了上去。
车夫挥动鞭子,马车缓缓驶离诏狱。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重复上演。
诏狱中的都是钦犯,十有八九会命丧于此,最终装在一口破麻袋里,亦或是裹上一张破席子,丢在马车上运到城外乱坟岗胡乱一扔。最终被野狗分尸。
收尸?有谁敢给钦犯收尸?
看到这辆马车,路过的百姓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了晦气惹上祸事。
一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乱坟岗前。
只是那几名锦衣卫校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麻袋随手一扔,而是解开了口袋,将侯方域拽了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