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振南明_一袖乾坤【完结】(113)

  退一步讲,便是刘陈氏事后真的把借的米还上了,那也是自家吃亏啊。

  现在一石米都快二两银子了。若是刘陈氏等到米价降到一两银子一石时再把等量的米还上,里外里要亏一半。

  那刘陈氏是个心地善良的,可心地善良又不能当饭吃。

  如今适逢乱世,能够保全自身就不错了,哪还有精力照顾邻居。

  读书人不是有句话吗,‘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王贺氏觉得十分有道理。

  刘陈氏是可怜,但天下可怜人多了,河南、陕西饿死的灾民少说也有几十、几百万,又有谁可怜他们了?

  要怪就怪生在乱世吧!

  ……

  ……

  朱慈烺看罢户部尚书姜曰广上的奏疏,面色冷若寒冰。

  南京米价在短短五日内涨了整整一倍,如今已经逼近二两银子一石。

  虽然这个价格与崇祯年间的最高价还有一些差距,但也已经十分恐怖了。

  如果朝廷不及时平抑粮价,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

  姜曰广的建议是立刻开仓,依靠府库中的存粮来平抑粮价。

  这当然是个办法,但仅仅如此却是治标不治本。

  短短五日内米价如此暴涨,一定是有粮商囤货居奇,哄抬米价。

  朱慈烺要做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根子上把病治好。

  毫无疑问,这次米价暴涨,根源在这帮奸商身上。

  好嘛,你们让朕的百姓吃不起饭,朕便要你们没命吃饭!

  ……

  ……

第九十六章 奸商

  朱慈烺绝对有愤怒的理由。

  大明朝的商税极低,为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三十税一。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你赚了三十两银子,只用交一两银子税钱。

  遍数封建王朝,如此低的商税是极为罕见的。

  偏偏这些商人不思感恩,竟然还想着囤货居奇发国难财……

  明末粮价疯涨,除了一部分天灾因素外,和这帮贪婪无耻的奸商疯狂抬价有很大关系。

  就拿这次南京米价暴涨来说,此前没有任何征兆,竟然能在五日内翻倍,说没人在暗中操纵鬼才信。

  朱慈烺立刻召见锦衣卫指挥使赵信、东厂提督刘传宗、内厂提督韩赞周。

  厂卫系统的三名掌舵人齐聚乾清宫,恭敬听候天子的吩咐。

  朱慈烺与他们交代了一番背景后,即命三人发动锦衣卫、东厂、内厂的一切力量彻查此事,查清是谁在哄抬粮价。

  南京城中的大粮商就十几家,要想调查清楚易如反掌。

  朱慈烺之所以派锦衣卫、东厂、内厂同时执行任务,便是有意让他们三者竞争。

  帝王之术在于制衡,特务机构十分重要,朱慈烺自然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

  但他同样不能容忍吃大锅饭,混日子的情况出现。

  竞争上岗便是最好的选择。

  眼下东厂、锦衣卫、内厂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此次粮商案便是对他们的一次小考。

  另一方面,朱慈烺下旨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虽然粮价暴涨的锅不该朱慈烺背,但他还是要尽力收拾烂摊子。

  ……

  ……

  “爹,您真是神机妙算啊!”

  沈宅内院书房之中,沈括眉开眼笑的冲沈三贯礼道:“如今市面上的粳米、汕米、糙米都被咱们收走了,米价一路见涨,眼瞅着就要破二两银子一石了!”

  书房之中放了不少冰块,十分清凉。沈三贯只穿了一件丝绸小衣,正靠在躺椅上养神。

  儿子一番恭维令他心情大好,轻嗯了一声睁开眼睛道:“你也多学着一点,别总急着出手。钝刀子割肉更疼。”

  沈括哈哈笑道:“父亲说的是,儿子这次是真服了您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沈三贯面前,抄起一只折扇便替父亲打扇。

  操纵粮价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难。

  时机的把握,火候的拿捏都很关键。尤其是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叫人怀疑不到自己头上来。

  “朝廷在山东养着十万大军,军粮都不够用,仓中怕是没有多少存粮了吧?”

  沈三贯捻了捻胡须,沉声道;“你要记住该省的银子一定不能省。若不是刘大人暗中与为父通气,为父怎么会知道这么关键的信息?”

  朝中有人好办事,官商勾结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

  沈三贯这次下定决心操纵粮价,便是因为得到了朝廷存粮不足的消息。

  如此天赐良机若是不加以利用,岂不是要抱憾终身?

  至于哄抬粮价会导致南京城很多百姓饿死,沈三贯完全不在意。

  乱世人命贱如狗,这些泥腿子即便现在不饿死,迟早也得病死、战死。

  “父亲,粮价猛然涨了这么多,朝廷不会盯上我们吧?”

  兴奋过后,沈括隐隐还是有一些担心。毕竟他们家是南京城最大的粮商。粮价暴涨,朝廷肯定第一个会往沈家的身上想。

  “哼,朝廷便是盯上我们又能如何?”

  沈三贯一甩衣袖道:“即便是朝廷也得讲证据吧?为父是以不同人的名义收购粮食的,朝廷怎么查也查不到咱家头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