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叛军的前锋营迅速溃散,朝中军方向狂奔而去。
倒卷珠帘!倒卷珠帘!
刘泽清多少读过几本兵书,知道这招在兵法中叫倒卷珠帘。
所谓倒卷珠帘讲的是战场之中利用冲锋击溃少部分敌军,然后驱赶着他们去冲击更多的敌军。
这样被驱赶逃命的敌军士兵就会越来越多,就像倒着卷起珠帘一般。
这种战术在隋唐时期用的很多,自宋以后用的次数便少了。
想不到今日竟然在登州城外重现!
刘泽清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眼瞅着前锋营被像赶羊一样的赶来,刘泽清命令亲兵全部顶上。刘良佐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相同的命令。
这种时候已经是生死关头,由不得一丝一毫的留力。
刘泽清、刘良佐的亲兵都是在各自军中待遇最好的精锐,全部配备了重甲,是清一色的重步兵。
刘泽清知道重步兵可以有效的克制骑兵冲锋,便想着依靠亲兵做困兽之斗。
是死是活便看这最后一哆嗦了!
“全军突击!”
几乎就在同时,神策军天骑营的营总陈留也发出了命令。
这道命令一下,整只冲锋的骑兵队伍贴的更近了,远远看去就像一堵墙似的。
这种情况下骑兵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可以闪躲腾挪的空间,只能一口气冲到底。
简直就是在搏命!
刘泽清十分不解冲锋骑兵突然做出的变化,在他看来这等于对方主动卖出了破绽。
“顶住,都给老子顶住这一波!”
骑兵冲锋尤其是像神策军这样的密集式冲锋,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很多次的。
在刘泽清看来,对方就是在舍命一搏,成败在此一举。
只要他们顶住了最凶猛的一波,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合围将这只几千人的骑兵队伍包饺子全部吃掉!
第一百五十二章 墙式冲锋
骑兵冲锋讲究的是一股气势。气势起来了,杀伤力会很惊人。
此先天骑营也曾在训练中多次了练习过这种冲锋。不过在实战中使用还是第一次。
这种冲锋模式是皇帝陛下亲自教授给陈留的,听说叫做墙式冲锋。
陈留一开始并不是很情愿练习这种冲锋模式,因为他觉得和闯贼的三堵墙很像。
他们是官军,是天子亲军,怎么能学闯贼的战法!
不过陈留却是不敢公然违背皇帝陛下的旨意的,只得按照天子的吩咐开始训练。
一开始陈留也不觉得这个战法有何出奇。但渐渐的,他发现墙式冲锋相比较于普通的冲锋更加锐利。
这种冲锋模式不能使用多次,往往是拿来一锤定音的。
所以在一开始对刘良佐、刘泽清叛军先锋营发起冲锋时,陈留并没有选择直接使用墙式冲锋。骑兵们彼此之间还是有着不少缓冲距离的。
他们轻而易举的冲溃了叛军的先锋军队,驱赶着这些溃军冲击刘良佐、刘泽清的中军本阵。
刘泽清、刘良佐显然不愿意引颈就戮,他们派出亲兵结成重步兵阵,想要抵挡住骑兵最犀利的一次冲锋。
依靠溃兵冲散这些重步兵阵是不太可能了,天骑营必须亲自来做。
陈留按照训练中的模式让骑兵们尽可能的贴靠在一起,马身与马身相连,有时甚至只差半个身位。
这种情况下天骑营的骑兵没有任何闪转腾挪的空间,等于把自己抛了出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当然,陈留认为笑到最后的肯定是天骑营,二刘叛军根本不可能抵挡的住这雷霆一击,亲兵也不行!
距离刘泽清、刘良佐的本阵只有不到一百步了,陈留屏住了呼吸。
包括他在内的所有骑兵都毫无保留的信任袍泽放弃了运用个人骑术的机会。
他们此刻是一个整体,是一堵墙!
而此时刘泽清、刘良佐已经控制住了溃军,将他们驱往两翼,露出中军,誓要硬刚这一波。
他们相信自己喝兵血训练出来的精锐亲兵能够战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骑兵。
骑兵的战术讲究灵活,利用速度优势不停的袭扰,哪有这样把自己抛出去硬碰硬的。
如果说方才骑兵冲阵是为了驱赶先锋营溃兵冲击刘良佐、刘泽清的本阵,那么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溃兵已经被稳住,他们却还是要继续冲锋,且马与马之间贴合的更紧凑了,真是愚蠢至极!
不过这是重步兵最喜欢看到的场面。
在刘良佐、刘泽清看来,骑兵们放弃了机动性的优势就已经输了一大半。等着他们的便是一场惨败。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
千骑奔驰呼啸而来,夹着一股浓烈的杀气。
当“锥头”刺入刘良佐、刘泽清本阵的那一刻,一切都仿佛安静了。
短短的一瞬间,叛军结成的阵型便被撕开一个深深的口子。刘良佐、刘泽清寄予厚望的亲兵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作用。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刘泽清脸色煞白,口中喃喃自语。
不可能的啊,兵书上说重步兵克骑兵冲锋。而他和刘良佐的亲兵都是毫无疑问的重步兵啊。为什么他们严阵以待,却扛不住一波冲锋?
古人误我!兵书里都是骗人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