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清军沿着漳水进入河谷,李成栋便和高杰分别率部杀出,对清军形成合围之势。
唯一的问题就是必须速战速决。若是拖到多铎统率的主力返回,怕是高杰和李成栋统领的明军都很难成功撤离。
高杰从那鞑子斥候口中了解到勒克德浑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统兵经验,此次率军出征是勒克德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兵。
所以高杰准备利用这点做些文章。
一般而言,第一次统兵的人都会急于证明自己。
所以高杰只要卖出一个破绽,按说勒克德浑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
这便需要一个诱饵。
高杰第一时间想到了张勇。
这厮是在卫辉府投降的绿营军副将,跟着高杰一路攻城略地,早已没了退路。就连这些绿营兵脑袋后面的辫子也已经被剪掉,如今光秃秃的脑袋上没有一根头发,跟和尚没有任何分别。
是以李成栋曾经笑称张勇统领的是一只和尚军。
高杰准备命这只和尚军主动沿着漳水北进,与勒克德浑统领的清军来一次遭遇战。
这场遭遇战只许败不许胜,目的就是勾起勒克德浑的欲望。
张勇要做的是一路溃逃,诱使清军进入埋伏的河谷,这样高杰和李成栋便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杀出。
这个计划很完美,关键就是要看勒克德浑会不会上当。
若是张勇演的像一点,高杰觉得机会还是很大的。
当高杰找到张勇把自己的想法悉数说出后,张勇虽然嘴上应了,心里却是叫苦不迭。
他真是后悔不已,当初为啥不找个机会逃跑。
现在好了,他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清人士’,除了跟着高杰干到底已经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
去他娘的,干就是了!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不就是鞑子吗,都是一双眼睛一张嘴巴,还能把他生吞了不成?
……
……
“贝勒爷,前面就是宁晋泊了。”
范文程单手控着马缰,指着不远处的一汪大沼道。
多尔衮虽然最终决定任命勒克德浑为统兵大将军出京阻击明军,但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便决定派范文程随军同行。
范文程老成持重,多奇谋诡计,有他在勒克德浑身边,多尔衮放心的多。
对此范文程当然不会拒绝。急主子所急,想主子所想这是一个做奴才的本份。
作为一个从努尔哈赤时期就主动投效的老奴才,范文程对爱新觉罗家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
在范文程看来,爱新觉罗家的事比他自己家的事还要重要。而眼下这一仗,关乎到爱新觉罗家的气运,关乎到大清的国运。他当然不能置身事外,为主子分忧,责无旁贷!
“范先生,我们今日要不要在宁晋泊附近扎营休息?这样士兵们取水埋锅造饭也方便些。”
勒克德浑对范文程十分的信任,从京师出来后行军路线怎么选择他都是听范文程的。
“贝勒爷不妨下令大军驻扎在距离水泊稍远的位置,这样比较稳妥。”
范文程犹豫了片刻,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背水扎营,乃是兵家大忌。万一南人突然杀出,极易造成士兵踩踏溺水啊。”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宁晋泊外韩王寨
勒克德浑最终选择在距离宁晋泊五里外的韩王寨扎营。
这里曾经一度是巨寇韩三九的老巢。韩三九是宁晋泊一代有名的土匪,鼎盛时期寨中有上万土贼,后来清军发兵将其剿灭,所有土匪一律处死,这寨子便空了下来。
想不到勒克德浑这次率军出征,早已废弃的寨子竟然再次派上了用处。
寨子虽然已经废弃了,但基本的构造还在,遮风挡雨不是问题。
出征的清军分为两部分,满洲正黄旗、镶黄旗进到寨中休息。至于剩下的两万绿营兵则在寨外紧邻的位置扎营。
身为主帅的勒克德浑自然住进了聚义堂,陪在他身边的便是有大清第一谋士之称的范文程。
“贝勒爷可想好如何和明贼对决?”
稍安顿下来,范文程便试探着问道。
在他看来勒克德浑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能做才能最大限度的朝美玉发展。
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骨子里都是好战要强的,这一点勒克德浑和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没有什么分别。
只是勒克德浑毕竟没有独自带兵打过仗,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若是一味独断难免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范文程要做的就是让勒克德浑做出最正确的最合理的选择。
“自然是拉开阵仗堂堂正正的对冲!”
勒克德浑大手一挥毫不犹豫的说道。
在他看来八旗铁骑天下无敌。不同于蒙古骑兵的袭扰战术,八旗骑兵更喜欢直接的对冲。
勒克德浑这次统率的两黄旗又是八旗中精锐的精锐,可谓骁勇善战。
这种时候若是不使用八旗军最擅长的对冲战术,岂不是太傻了吗?
谁知勒克德浑刚刚说完,范文程就摇了摇头道:“就怕那高杰早有防备。奴才听说高杰十分善于设伏,万一诱骗贝勒爷冲锋该当如何是好?”
“这个,本贝勒倒是没有想过。还请范先生教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