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此刻仍自玩弄着玉石扳指,似笑非笑的说道:“我的十四哥,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万一多罗贝勒有个什么闪失,我可担待不起啊。”
“豫亲王请放心,奴才绝不会拖累豫亲王,绝不会给爱新觉罗家丢人!”
面对多铎戏谑的嘲讽勒克德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主动表起态来。
勒克德浑大打感情牌,让多尔衮也有些动容。
毕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啊,还是应该宽容一些。
“罢了,就依你说的吧。”
多尔衮叹了一声道:“老十五,你便让他到你军中做事吧。年轻人,还是应该多多历练。”
多尔衮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多铎要是再拒绝可就太不识趣了。
“好吧,不过十四哥,你真准备打山东?”
多铎还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轻挑了挑眉问道。
多尔衮沉声道:“山东是肯定要打的,不拿下山东整个漕运就会被伪明截断。这一时半会还好说,真要是拖个一年半载,粮食从哪儿弄?”
山西晋商虽然实力很强,但也不可能筹买到几十万大军的口粮。
“那好吧,不过你可得和咱十二哥说好,叫他从陕西一道出兵。”
多铎自打统兵以来基本上没打过什么硬仗,都是一边倒的顺风仗。
虽然多铎对外吹嘘自己天下无敌,乃是大清第一勇士。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他还是心知肚明的。
明廷在山东布有重兵,又有高杰这样的猛将坐镇,势必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多铎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分担他的压力,这样取胜的可能性就会大上不少。
“阿济格那里本王自有计较。”
这屋里没有外人,多尔衮便索性跟多铎透了个底:“你率兵打山东,阿济格率兵打湖广。如此伪明首尾不得兼顾,总有一边会先撑不住。”
“原来十四哥早就盘算好了。”
多铎嘿然一笑道:“那就好,上次我先拿下西安,十二哥不服气。我们便再赌一次,看看谁先能打下南京!”
……
……
历时数月,李过、高一功率领的大军终于抵达湖广荆州。
他们这一路行来可谓艰辛。
先是从陕北绕道汉中入川,之后经太平、东乡、达州、新宁进入西陵峡,随后东下进入荆州。
只是当他们来到荆州后发现事情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城头上悬挂的不再是大顺的旗帜,而是明朝的龙旗。
这意味着什么李过心中十分清楚,荆州已经易主了!
要知道白旺在荆襄等地驻扎了八万大军,绝不可能轻易被明军拿下这么多城池。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一地区的顺军主动撤离了。
还是来晚了一步!
李过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清军围攻陕西时,李自成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带着西安附近的顺军主力经由河南撤退。
李过与高一功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一路辗转入川、出川这才来到湖广。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十几万大军之所以能够一路行来就是因为心里有一口气撑着。
这口气就是和李自成率领的东路大顺军主力汇合。
大伙儿以为到了荆州就可以松一口气,好好休整一番。
可等他们到了湖广却发现自己再一次被抛弃了!
他们敬慕无比的闯王,大顺的皇帝陛下再一次毫不犹豫的跑路了!
怨恨的情绪会在军队之中急剧膨胀、放大。
李过知道自己只要处理的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哗变。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只虎的三个条件
李过在与高一功商议一番后决定尝试与明军议和。
这支顺军现在的状态实在是太糟糕了,要是继续强行行军很可能会发生无法控制的事情。
可当李过派出使者前往荆州后,却带回了一个让人无比惊讶的消息。
原来现在主持湖广军务的不再是何腾蛟和左良玉,而是巡抚堵胤锡。
至于左良玉与何腾蛟因为发动叛乱已经被朝廷率军平叛诛杀。
这个消息虽然只在大顺西路军内部流传,仍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左良玉可是南方最大的军阀,统兵号称八十万。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军阀竟然谈笑间就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当真是叫人唏嘘慨叹。
那么,明廷到底拥有多少军队?这背后的实力也太恐怖了吧?
原本李过还对与明廷议和存有一丝犹豫,现在这最后的一丝疑虑也被打消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都难以撼动明廷在江南的统治,他这十几万疲惫之军自然也不行。
当然议和也不是立马就行的,得等到湖广巡抚堵胤锡来到荆州才行。
……
……
坐镇武昌湖广巡抚衙门的堵胤锡在得到一只虎来到湖广荆州的消息后又惊又喜。
他惊得是一只虎竟然能够冲过重重险阻来到湖广。他喜的是终于有机会招降顺军余部了。
圣上曾给他下过一道密旨,要他抓准时机招降顺军余部。
李自成死后堵胤锡也积极派人前去联络,希望能够将李自成麾下猛将悉数揽入帐中。
可让他失望的是顺军余部似乎已经转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