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凭栏远眺幽幽说道。
年关之前,朝廷已经将李过、高一功等人的印绶、赐服派人加紧送到荆州。
经过堵胤锡的一番努力,李过最终同意到荆门驻扎。不过朱慈烺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放不下心来。
身为兵部尚书,这个问题自然是路振飞应该回答的。
只见他冲朱慈烺拱了拱手恭敬道:“陛下,李过、高一功等人是真心归降还是假意蒙骗还得看看再说。陛下可密令堵胤锡暗中监视李过所部一举一动,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李过等人的粮草供应只要由堵巡抚控制,便不会出大乱子。”
“本兵说的这些朕自然明白,朕要问的是本兵对这件事究竟怎么看。”
朱慈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路振飞只得分析道:“臣认为李过怎么做完全取决于局势。眼下李闯已死,他没有理由再反叛朝廷。”
路振飞做出这种判断是要承担相当程度的风险的。毕竟他是兵部尚书,有些话是不能胡说的。
“希望如此吧。李过是一柄尖刀,朕还指望着依靠这柄刀抗击东虏呢。”
稍顿了顿朱慈烺继而道:“李过既然已经归降朝廷自然不能继续用原来的营号,朕准备赐忠贞营三字供其使用,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原本历史中李过等顺军余部用的就是忠贞营的旗号,既然有现成的,朱慈烺也不用绞尽脑汁去想了。
何况这个名字本来就很合适,既是对李过等顺军余部的信任也是一种鞭策和要求。
对朱慈烺来说招降顺军是承受很大压力的。
也就是李自成已经死了,可以把顺军进逼京师,逼死崇祯的罪名全都推到李自成身上。李自成不死,朱慈烺是无论如何不能招降顺军的,不然光是一众朝臣的吐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陛下赐名甚佳,也希望李过等人能够明白陛下和朝廷的一片苦心,率领麾下士兵奋力杀敌,将功赎罪。”
一个名字而已,路振飞没必要跟天子在这问题上争论。何况忠贞营这个名字确实很好,听着就带有一股正气。
第二百三十章 长沙府的急报
堵胤锡的这个新年过得并不舒坦。
本来招降了李过、高一功部顺军让他在天子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可紧跟着长沙就闹了乱子。
据长沙知府奏报,一支数万人的军队突然杀到了长沙府,虽然并没有攻城,可看那架势十分吓人。长沙知府请求巡抚大人速速派军援助。
如果这长沙知府没有虚报军情的话,问题可有些严重了。
如今是乱世,各府县闹个千八百的匪患不稀奇,可突然出现几万大军可是太罕见了。
这股军队当然不可能是清军,清军已经退回了陕西、河南过年去了。
也不太可能是左军。
当初左良玉发动叛乱,金声桓、马进忠却在堵胤锡的安排下突然反正。
在袁继咸、黄得功等人的配合下左良玉嫡系各营被悉数消灭,而非嫡系各营则被打散整编,不存在逃窜往长沙的可能。
那么便只剩下一种可能了,这支突然出现在长沙的军队是在九宫山惨败的顺军余部。
李自成虽然死了,但他麾下的将领多半还在。
这些人不想归降朝廷,故而往长沙进行转移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可如此一来足够堵胤锡头疼的。
派兵去剿吧,很可能是一场血仗。
不派兵去剿,又会被人弹劾尸位素餐不作为。
他这个湖广巡抚真是难做啊。
大过年的碰上这么一桩添堵的事堵胤锡的心情自然不好,他火速召集了金声桓、马进忠等人分析商讨,希望能够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金、马二人本来都在各自府中过着快活日子,突然被堵胤锡叫到巡抚衙门,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可没少有怨气。
堵胤锡可不知道二人的想法,自顾自的把情况说了一遍。
“二位觉得本抚该怎么做?”
金声桓嘿嘿一笑:“堵军门,依末将看便是这些贼寇真的是顺贼也无妨。堵军门派人前去招抚即可。连一只虎的十几万大军都甘愿受抚,那几万残兵败将还有什么可坚持的?”
马进忠也道:“是啊,堵军门。这大过年的要是打仗士兵非得哗变不可。还是莫要动兵戈的好。”
这次二人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堵胤锡真要派兵去剿匪,肯定得金、马二人领兵。谁也不愿意大过年的去讨这个苦差事。
至于他们所说的怕引起士兵哗变,却是半真半假。
以二人的威望要想压服士兵还是很容易的,但士兵心里有怨气也是肯定的。
堵胤锡蹙眉道:“直接招抚会不会显得太软了些?”
毕竟长沙府的那支军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打出顺军的旗号。这种时候堵胤锡要是直接派人前去招抚,确实显得这个湖广巡抚有些软。
“堵军门何出此言?几万大军即便是乌合之众也足以劫掠一府了。能不流血为何要去流血?”
金声桓已经打定主意不领兵出征,自然尽量劝解堵胤锡走招抚的路数。
“话虽然是这样说,可本抚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堵胤锡叹了一声道:“现在湖广的局势不光是朝廷在看着,李过、高一功也在看着,本抚担心这件事会影响他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