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郑芝龙这只老狐狸虽然没有答应直接发动叛乱造大明的反,却委婉的表示可以给清军提供他们最需要的粮食。
至于运输方式嘛当然是走海运。
郑家与日本有长期的贸易往来,完全可以以此为由派出船队大规模北上。
至于粮食的交卸地点郑芝龙提议在天津,因为郑家可以在此采买一批货再前去日本贸易。
当然这些粮食清廷必须以高于市价的三倍采买,而且只收现银概不赊账。
多尔衮倒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如今大清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他通过晋商的渠道采买的粮食都是市价的五倍了,郑芝龙这个三倍于市价的价格完全可以接受。
现在多尔衮最担心的就是有钱买不到粮食,郑芝龙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一点。
原本因为山东没能拿下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多尔衮现在想笑,想放肆的大笑。
天命终归是在大清这一边啊。
“老十五,你怎么看?”
多尔衮转向多铎满是威严的问道。
多铎嘿嘿一笑道:“十四哥我说什么来着,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啊。咱现在缺粮食那郑芝龙便上杆子的凑过来。这下你不用急着打山东了吧?咱先好好休整一番,坐山观虎斗,看那明廷小皇帝和张献忠狗咬狗。”
多尔衮见多铎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就来气,狠狠瞪了他一眼道:“你这是运气好,若没有郑芝龙你怎么办?去朝鲜、漠北刮地皮吗?你就是掘地三尺又能掘出多少来?”
“十四哥,你干嘛总说丧气话啊。我好歹领兵去打了,要不是勒克德浑这个废物拖后腿山东早就拿下来了。阿济格倒好,连出兵都没出兵,跑到草原去抢马。你不说他倒是说起我来了。”
见多铎仍在顶嘴,多尔衮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深吸了好几口气他才平复下来心情,沉然说道:“本王不想和你吵。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了,办不好两罪并罚!”
“十四哥,我办事,你放心!”
多铎拍着胸脯保证道:“不过,能不能叫郑芝龙这厮送些造船的工匠过来?听说这一次我去打德州时,登莱的军队都被抽调空了,若是有一支水师能够奇袭登州,说不准可以直接拿下山东了。”
多尔衮微微眯着眼睛,细细品着多铎的一番话。
多铎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水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初在辽东时八旗军就是吃了毛文龙的亏。
毛文龙占据了皮岛等岛屿,对八旗军采取了游击战术,让八旗军疲于奔命。
往往是八旗军刚刚赶到毛文龙作乱的地方,提前得到消息的毛文龙便坐上船跑路了。
八旗军只能望洋兴叹,一次又一次的被耍。
若不是袁崇焕斩了毛文龙,东江镇分崩离析清军在辽东的形势绝不会像后来的那么好。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多尔衮自然不想在水战中全面落败。
他已经意识到与明军的对决不是一两个月能分出胜负的,那么发展水师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问题是郑芝龙愿意吗?”
毫无疑问郑芝龙现在是在骑墙,他既不公开的叛明也不与大清撕破脸,之所以愿意卖粮食给大清是因为有利可图。
可送船匠给大清他图的是什么?
第三百零七章 秦良玉入川
“这件事本王也交给你一并去办了。若郑芝龙真肯把造船工匠拨来,便是多给些他钱也无不可。”
多尔衮沉吟了片刻道:“另外火炮造制也得上点心了。你不是说在打德州时明军的火炮比大清的红衣大炮射的更远、更快吗?命孔有德去仿制,限期三个月,本王要看到成果。”
“十四哥,孔有德这奴才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就是吃从登州带来的老本。你叫他仿制明军的火炮,我看啊是没戏。”
多铎双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多尔衮狠狠瞪了他一眼:“凡事不试试怎么知道,难不成你想揽这个活儿?”
多铎连连摇头:“我可不干,那十四哥还是交给这奴才办吧。”
“哼,那你就给本王盯着豪格,让本王省省心!”
多尔衮怒其不争的说道。
……
……
秦良玉在入宫陛见之后已经决定前往四川募兵。
以她的资历要想在重庆招募几千白杆兵还是很容易的。
如今西南沙定洲叛乱,秦良玉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做点什么的。
虽然以她的年纪不可能再冲锋陷阵,但在阵中鼓舞士气还是可以的。
既然连当今陛下都能御驾亲征,于临清城头亲自为将士们擂鼓助威,她一老妪又有何不可?
就让她再发挥发挥余热吧!
天子的意思是调秦拱明回京,护送秦良玉到重庆,不过却被秦良玉拒绝了。
在她看来秦拱明现在已经独当一面,理当在德州驻守,严防东虏南下。若是仅仅为了护送她回重庆就调集秦拱明回京,有些得不偿失了。
自家的子侄自己最清楚,秦良玉也相信秦拱明是想留在德州建功立业的。
这种时候还是不给朝廷添麻烦了吧。
秦良玉清点好了行囊之后再次入宫向天子陛辞。
朱慈烺在听了秦良玉的想法后选择尊重她的意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