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身为全军统帅,博洛自己都想亲自上阵杀敌呢。
佟养和跟洪承畴听到博洛要打开城门派出军队主动出击,都没有任何的反应。
在他们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决定。
倒是孙可望和刘进忠二人有些吃惊。
在他们看来守城肯定要比主动出击稳妥的多。
博洛这个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托大了呢?
当然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是没有资格质疑博洛的决定的。
他们也不会蠢到去这么做。
反正以清军强大的实力足以完成对张定国部西军的碾压。
主动出击可能战斗还会结束的再快一些。
不管是孙可望还是刘进忠都是大西军中出来的。
他们十分清楚大西军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大西军之所以能够在诸多农民军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作战风格十分凶悍,就如同狼群一样遇到猎物死死咬住绝不轻易松口。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面对明军时西军总能占据优势。
可对清军就完全不同了。
绿营兵且不去说,清军真正的王牌军八旗军可是比西军更为悍勇的存在。
不管是满八旗还是汉八旗,单兵作战能力都比西军士兵高出一头。组织力凝聚力,八旗军更是碾压了西军。
西军唯一有优势的可能就是将领了。
尽管孙可望不愿意承认,但张定国的确是那种不世出的名将。
沉着稳重,足智多谋有担当。
他具备了名将的一切素质。
但是单一将领在这种大乱战之中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
张定国便是再能打能够抵的了多少人?
清军只需要不断的冲击张定国的中军总能将其冲溃。
而一旦中军被冲溃,帅旗被拔或被夺,军心就将彻底涣散。
而没有军心的军队和土鸡瓦狗没有什么区别。
孙可望心中冷笑了一声。
张定国实在太自大自傲了,他以为他一个人可以拯救西军拯救四川。
但他错了!
人是不可能阻止历史大势的。
清军一统天下是大势,任何企图阻止的人都会被碾压成齑粉。
……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来吧,战个痛快!
清军太自信了。
这种自信源自于骨子里,源自于历次战争的胜利。
自信感是会累积的。
努尔哈赤当初写下七大恨起兵反明时满洲八旗可没有这么自信。
但一场场战斗下来,他们发现南人实在是不堪。不仅战斗中他们贪生怕死,就连排兵操练都是做做样子。
这样的兵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
他们对明军一向是稳赢,简直不知道怎么输。
在他们眼中南人简直就和绵羊无异。
西军虽然比明军强了不少,可到底也是南人,骨子里那种软弱是一模一样的。
或许他们的战斗力要强一些,可也只是让清军的进攻更有层次感一些。
毕竟一战即胜摧枯拉朽实在是无趣。
清军也需要一些稍有挑战的对手给后进之辈练级。
所以当博洛下令主动出击时几乎所有的清军士兵都感到一阵狂喜,像野兽一样发出嗷嗷的叫声。
随着城门的打开,清军依次鱼贯而出。
先是绿营军,再是汉八旗,最后是精锐满洲八旗。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所有西军,让天下人看看清军的厉害,也让所有人意识到抵抗清军需要付出的代价。
至于张定国则是气定神闲,神态自若。
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相反他很期待这一仗。
魏城一战他已经将清军的实力探了个七七八八。在他看来清军之中也就是满洲八旗的战斗力高出一筹,其他军队的实力明显不如西军。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手刃博洛替义父报仇了。
看到清军倾巢而出,张定国眼眶通红,怒吼道:“随我杀鞑子啊!”
清军多是骑兵,从城中冲出时气势十足。
以他们的经验只要把气势冲起来了,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住他们的冲击。
他们接下来只需要收割性命即可。
“杀啊,杀南狗啊!”
博洛一马当先冲在最前。
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每战必身先士卒,这一个规矩自打太祖皇帝时便立下了。
太宗皇帝时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
到了今上登基,摄政王主政规矩自然也不能坏。
不论是英亲王阿济格还是豫亲王多铎都是作为统兵大将冲锋在前的。博洛相信多尔衮也是想要统兵征战的,只是因为他的身份十分特殊,是堂堂摄政王,不能以身犯险这才把机会留给了后辈们。
博洛自然不会让这样的好机会从身边溜走,他要用南人的首级和鲜血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至于博洛身边的人心情也都不一而足。
硕詹信心十足,自己根本不用使出十足的力气就能将这些南人收拾了。
至于那个什么张定国,不过是个徒有虚名之辈罢了。他真不知道贝勒爷怎么会对这么一个人青睐有加。
要论战斗当然是真满洲勇士最精通奥义。
他就要用实战向贝勒爷证明自己比张定国强千倍万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