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陕西也是要派兵把守的,总不可能学诸葛亮唱空城计吧。
洪承畴这厮真是把大清对四川、湖广的全盘计划都给毁了。
写完奏疏,阿济格决定到西安城外跑马散散心情。
当即招了一众亲兵打马而去。
……
……
“父老乡亲们,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凡是种植这种叫做土豆的粮食,都可以免交三年赋税,三年赋税啊。”
成都桃源村中,一个县吏正卖力的解释贴在村头的告示。
“土豆耐旱耐寒,对土地没有过多的要求,便是零碎的山间田地也可种植。最关键的是它亩产高啊,种上两三亩,一年全家不愁吃喝。”
县吏唾沫星子横飞,说的津津乐道。
而一众桃源村的村民都一脸木然的看着他,就像看傻子一样。
良久,终于有一位老汉按捺不住主动问道:“差爷,若真像你说的那样,为啥之前的人不种土豆?”
那县吏深吸了一口气解释道:“这位老乡问的好啊。土豆是近来才被推广种植的。是圣天子最先发现,力主在山东试种,大获成功后才在全国推广的。这不成都刚刚收复,巡抚大人就秉承圣意要在成都周边推广种植土豆了吗?诸位乡亲们你们便是信不过巡抚大人,难道还信不过皇帝陛下吗?”
所谓扯虎皮做大旗,这县吏深谙此理。
他搬出了当今天子,顿时使得自己方才那番话的说服力增强了不少。
一众村民皆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起来。
皇帝老子可不是一般人啊。老天爷最大,他第二。
全天下的事都是他说了算。
据说皇帝老子锄地用的锄头都是金子做的呢。
啧啧,真是叫人羡慕啊。
他说的话应该不会有假吧。
再说他骗大伙儿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那可是三年的赋税啊,若是真的能够免缴能够省下不少钱粮呢。
渐渐的开始有人动心了,先是三两个人站出来响应,紧接着是七八个,十几个,最终整个桃源村一多半的村民都表示愿意尝试种植土豆。
“土豆这么好,从哪里弄呢?”
“大家放心,县衙会分配给大家的,一个人都少不了!”
县吏心中大喜,眉飞色舞的说道。
……
……
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
“真的吗?”
一众桃源村的村民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在他们看来官府只会强征赋税,强征徭役,至于给老百姓发种子这种事可是从来都不怎么上心的啊。
那县吏见乡亲们不信有些急眼了。
“你们咋不信我呢?我是谁,我可是代表了官府啊。我是从县尊大人那里领的命,县尊大人也是奉了巡抚大人之命,至于巡抚大人那里……某之前已经说了,那是当今陛下亲自下的旨。大伙儿说说看我咋会扯谎呢?”
他见众人仍然将信将疑,咽了口吐沫道:“这么说吧,朝廷要推广这土豆自然也有朝廷的苦心。大伙儿说说看,咱们最怕的是什么?”
“灾荒!”
“战乱!”
逐渐有人零零散散的说道。
“对!”
那县吏双眼一亮,扯着嗓子说道:“这几位乡亲们说的不错。大伙儿最怕的是战乱,是灾荒。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饭吃。为啥会有战乱?还不是大伙儿活不下去了,索性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造反?那么大伙儿想过没有朝廷会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吗?”
“当然不会。”
众人不约而同的说道。
“那就是了。朝廷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自然得努力让大伙儿吃饱饭。可不管是麦子还是稻子那产量都是一定的,遇到旱灾蝗灾更是一丁点的抵抗能力都没有。朝廷要想让大伙儿吃饱饭就得另辟蹊径。”
那县吏咽了口吐沫继续说道:“当今天子圣明,发现了土豆耐寒耐旱,易于种植,在山东推广后又发现其产量极为可观。在这种情况下圣天子当然希望把土豆也推广到四川了。四川刚刚经历了献贼、鞑子几番掠夺,民生已经极为凋敝。要想迅速的恢复民生恢复生产,就必须使粮食的产量上去。现在大伙儿明白朝廷为何要尽全力推广土豆了吧?”
一位老汉点了点头道:“听差爷这么说,洒家算是明白了。不过我们若是答应种植土豆,真的能够免除三年的赋税吗?”
那县吏连连点头道:“当然,当然,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只要承诺种植土豆,三年赋税全免!”
他拍着胸脯保证道:“若是大伙儿将来遇到找你们征收赋税的衙役,尽管来找我,我替你们做主!”
他之所以敢如此夸下海口,自然是因为心中有数。
推广土豆是文巡抚进驻成都之后最先开始推行的政事。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怎么也得烧的旺一些啊。
文巡抚总不能刚说完的话就不认,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再说即便文巡抚愿意做这样的事,当今天子肯定也不愿。
君无戏言,哪有刚刚下过一道旨意立刻撤回不作数的道理。
所以他给一众桃源村的村民承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条免除三年内赋税的政令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