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这是一举剪除郑芝龙、桂王势力的好机会。二来也可以让袁继咸招募的新军好生磨练一番。
毕竟老兵是打仗打出来的,而不是训练训出来的。
唯有见过血的士兵才是真的士兵。
攘外必先安内。
不解决这个心腹大患,朱慈烺是不敢放手北伐的。
从现在的战况来看,朝廷军队全线占优。不论是桂王的叛军,还是郑芝龙的水师都被打的难有招架之力。
这其中固然有三军将士用命的缘故,也是因为桂王、郑芝龙逆天而行人心尽失。
朱慈烺听说桂王军中曾经出现哗变,桂王竟然下令对其进行严厉镇压,所有哗变士兵一概处死,并将其首级运回广州悬挂在城头示众。
如此失人心的举动真不知道桂王是怎么做出的。
至于郑芝龙也好不到哪儿去。从他公然举兵的那刻起,郑氏家族内部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
虽然郑芝龙把这些人都囚禁了起来。但还是有人成功逃走。
据内厂军情司在宁波的暗哨奏报,郑芝龙的四弟郑鸿逵如今就藏身在宁波水寨之中。
这个郑鸿逵也算是个人物,在郑氏家族中的地位仅次于郑芝龙。
郑芝龙能把郑鸿逵逼走,足以证明郑氏家族内部矛盾之深。
眼下郑芝龙虽然不能说是众叛亲离,却也好不到哪去。
而朝廷自然占据了绝对的大义。
朱慈烺自登基继位以来所作所为,天下臣民皆是看在眼里。
如此文武双全的皇帝说是堪比尧舜或许有些过,但说是中兴之主却绝对没有问题。
而桂王和郑芝龙呢?他们为大明做了什么?他们凭什么和朱慈烺争?谁给他们的勇气?
朱慈烺的目光落在了广州的位置。
毫无疑问这个桂王老巢所在地是明军下一步要攻取的。
拿下此地不但可以极大的摧毁叛军的士气,还能让明军完成对郑芝龙的合围。
广东、江西、浙江。至少从陆地上看郑芝龙已经被彻底包围了。
他除了浮海出逃没有别的选择。
朱慈烺的野心自然不仅仅是把郑芝龙赶到海上去。但这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今的台湾大部尚在荷兰人之手。
假如郑芝龙被迫离开福建,那么他们为了获取落脚之地有很大可能会去和荷兰人抢地盘。
这当然是朱慈烺愿意看到的。
以朝廷现在水师的实力是不足以打败荷兰人的。
但是郑氏水师却可以。
若能借郑芝龙之手收复台湾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明可以趁着郑芝龙和荷兰人火并的机会北伐,待恢复中原故土后再掉过头来打郑芝龙。
届时朝廷的水师实力势必更加雄厚,要想击败偏居一隅的郑芝龙简直是手到擒来。
这才是朱慈烺最希望事态发展的方向。至于会不会真的往这个方向发展就不一定了。
……
……
第四百七十八章 落子无声
寒冷,深入骨髓的寒冷。
这是所有北京城中百姓的感受。
就在今早北京城中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也不知怎的,这几年来一年比一年冷,老天爷仿佛要把所有活物全部冻死似的。
倒真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街上行走的百姓尽快加快步伐,减少在室外停留的时间。
那些不得不在室外待着的人则只能把双手缩在袖子里不停的走动避免被冻僵。
而在权贵府中情况明显好很多。数个烧的滚烫的火盆把屋内烘烤的暖意十足,他们可以随意的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至于受到天气的影响。
而在豪格府上,花厅中已经挤满了人。
如今朝堂之上保多尔衮的和倒多尔衮的打作一团,那些原本的中立派也不得不选择一个站队。
要么支持多尔衮,要么支持豪格,似乎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济尔哈朗。
多尔衮的拥护者稍稍多一些。其中以阿济格和多铎为首,也不乏范文程这样的汉人。
至于豪格嘛,阵营也很强大。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代善。
原本看好豪格的人并不多,但自从代善站队豪格后,跳到这个阵营的人越来越多。
至于顺治嘛反倒成为了最尴尬的一个。
豪格召集众人自然是为了商议对付多尔衮的事。只见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弹劾多尔衮的奏疏如今已经百余封,可见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可这厮脸皮比城墙还厚,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看来要想让他主动退位让贤是不可能了。”
“王爷可有办法?”
豪格颔首点头道:“那是当然。文的不行那就用武的好了。”
众人皆是一惊。
谁人不知多尔衮三兄弟统领的牛录数量在八旗之中最多。
豪格即便有了代善的支持,也只是勉强能和其打个平手。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啊。
“王爷想如何做?”
“三日之后,照例是大朝会。到时文武官员都会去。多尔衮也肯定会出现。我们便在那时动手。”
豪格在脖子前比划了个手势,十分阴冷的说道。
嘶!
闻听此言众人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