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自知多尔衮听不进劝告,便也不再勉强。
“本王叫范先生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如今我大清该何去何从。”
“王爷何出此言?”
范文程有些疑惑的问道:“我大清得上天眷顾,必能一统天下,怎来何去何从的说法。”
“有郑芝龙在本王还有些信心,毕竟可以经由海路运输粮食北上。可若是郑芝龙倒了,谁来给本王运送粮食?北边这几十万大军没有粮食吃还不都得饿死?”
多尔衮十分无奈的说道:“若是退回关外去,会不会情况好一些?”
听到这里范文程彻底被惊到了。
摄政王竟然会有这种可怕的想法。
“王爷,此举万万不可啊。”
奋三世之余烈,满清八旗才好不容易入关,控制了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等地。现在摄政王竟然想要舍弃得来的这一切,主动退回到关外去。这究竟是怎么想的?
“本王也只是随口一问。”
多尔衮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范文程莫要焦急。
“范先生觉得,若是不撤回关外去,军粮一事该如何解决?”
范文程也知道粮食问题是一大难题。不过他最近从清廷派往山东的细作那里了解到,明人似乎在山东种植了一种作物,产量极高。若能引种至北方,或许可以起到奇效。
“禀王爷,奴才听说明人在山东种植了一种叫土豆的作物,产量是寻常麦子水稻的数倍,且极为耐寒耐旱,若能引种至北方便能解决几十万大军吃饭的问题。”
多尔衮有些怀疑的问道:“土豆这玩意本王也听说了,可是真的有那么玄乎?何况本王听汉人常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土豆会不会也是如此?”
范文程叹了一声道:“这个奴才也不敢保证。不过若是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叛军溃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袁继咸在江西战场取得大捷后立刻挥师南下攻打广东。
桂王叛军退守广东后在南雄、惠州诸府布下重兵严防死守。
可是朝廷军的推进速度十分惊人,相继攻克保昌、龙川、兴宁等地。
经过这几仗桂王叛军已经是惊弓之鸟,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撒腿就跑。
朝廷军则稳步推进,已经将阵线推到了广州府外围。
丁魁楚心中无比清楚,如果广州失守他将再无落脚之地。所以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广州的屏障清远、增城。
双方对这两地的争夺十分惨烈,付出了成百上千士兵的性命。
相较而言袁继咸的心态更为平和。陛下并没有下旨命他限期攻克广州,故而他可以从容不迫的调兵遣将,不至于因急误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袁继咸是在关门打狗。
丁魁楚和桂王除了出海一条路,再无别的选择。
广州告破只是时间问题,袁继咸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生擒桂王,将其解拿进京,献俘阙下。
至于福建的郑芝龙日子也不好过。
败走赣州后黄德功步步紧追。
双方先是在汀州府打了一仗,郑芝龙惨败。随即战火烧到了延平府。
双方在永安激战,互有胜负。
郑芝龙通过这一战勉强稳住了局势。
可好景不长。郑芝龙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得知朝廷派神策军进攻仙霞关。
仙霞关位于仙霞岭之上,为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之处。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的说法。
成化年间,仙霞关设巡检司戍守。
到了郑芝龙主政福建期间,对仙霞关又增兵驻守。
如今的仙霞关有上万守军。
可是郑芝龙却是放心不下。
西边黄德功已经穷追猛打到了延平府。
若是仙霞关再失守,任由朝廷军南下建宁府,他便再也无险可守。
福州、泉州虽然才是郑芝龙统治的核心地带,可这一代基本没有什么险要的关隘。郑芝龙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守住仙霞关。这样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很快传来消息,郑三虎惨败而归。
号称无敌于天下的郑家水师在宁波水寨收获了一场惨败。
郑三虎带着残兵败将侥幸逃回,来到泉州南安向郑芝龙哭诉。
郑芝龙却是一口气吸不上来直接昏死了过去。
过了良久郑芝龙才渐渐苏醒过来。
他一想到郑氏水师折损大半便就觉得痛心疾首。
那个不肖子,都是因为那个不肖子!
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打败,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原先郑芝龙还在想即便仙霞关失守,他还可以浮海出逃。
只要手里有一支无敌水师,到哪儿都能东山再起。
可现在这支无敌水师却是元气大伤,别说去小琉球和红夷干仗抢地盘了,便是控制澎湖都尚且不够。
没有地盘没有落脚之地便是水师规模再大又有何用?
难道他真的要重操旧业做那海寇吗?
郑芝龙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那份心气。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但现在却是必须要考虑退路了。
朝廷步步紧逼,桂王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