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振南明_一袖乾坤【完结】(594)

  朱慈烺闻言还是感到有些惊讶的。

  五十三人,这个数量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他原本以为鞑子最多也就会派出十几个细作,不曾想竟然还有五十多人。

  还有一点让朱慈烺感到惊讶,那就是东厂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到鞑子细作。

  这真是叫他刮目相看。

  “这些鞑子细作潜入青州是为了什么?”

  “回陛下的话,据他们的招供,多尔衮派他们来是为了窃取土豆、红薯并获悉其种植方法。”

  刘传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口气说了出来。

  红薯、土豆……

  这多尔衮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朱慈烺才在山东推广土豆、红薯不超过一年,鞑子那边便有了消息。

  看来多尔衮此人还是有些眼光的,能够意识到土豆、红薯的重要性。

  “那些细作还说了什么?”

  朱慈烺不怒自威的问道。

  “回禀陛下,那些细作说北边已经快要断粮了。所以鞑子才会把希望寄托在土豆和红薯上。”

  原来如此!

  朱慈烺预料到满清的粮食问题会很严峻,但没意识到他们已经到了近乎断粮的地步。看来郑芝龙仓皇逃回海上对满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少了郑芝龙这个点满清只能通过晋商的渠道去筹措粮食。而仅靠晋商是不足以让几十万大军都吃饱的。

  朱慈烺隐隐觉得北伐的时机到了。

  只是该立刻北伐还是过完这个冬天朱慈烺还没想好,他决定召见路振飞与其商议一番。

  ……

  ……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

  朱慈烺召来了路振飞商议北伐的具体事宜。

  路振飞是坚定的主战派,一直致力于推动北伐。

  不过在北伐时间的选择上他与朱慈烺出现了分歧。

  朱慈烺觉得突然发动北伐要比等到来年春天再北伐好。而路振飞则坚定的认为开春之后再发动北伐要稳得多。

  双方各有理由各执己见,一时间僵住了。

  “陛下,自古冬日不举兵。隋唐之际远征高句丽便是例子啊。”

  朱慈烺笑了笑道:“本兵言重了。高句丽相当于大明的辽东,当然气候严寒。可如今的北伐却是收复河南、陕西、北直隶。这冬日的寒冷怎可和辽东同日而语?”

  路振飞听的一愣。但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陛下,这种事情自然应该谨慎一些,陛下当体恤民力啊。”

  “朕正是要体恤民力才会想在这个时候北伐。本兵可知东虏往青州派去了很多细作?”

  “臣略有耳闻。”

  路振飞点了点头道。

  “这些细作的目的就是窃取土豆、红薯,带回北方种植。”

  朱慈烺不紧不慢的说道:“退一万步讲,即便东虏有粮食也支持不了多久了。朕担心有漏网之鱼把土豆红薯带回去让鞑子种植,等到开春他们第一批土豆就能收获了。”

  皇帝如此推心置腹的和自己分说缘由,让路振飞觉得十分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他还是不同意。

  “陛下,臣相信东厂的人办事的能力,也请陛下切莫要因为心忧而改变北伐的根本计划。”

  见路振飞油盐不进,朱慈烺也很无奈。

  这个兵部尚书是什么性子他这个皇帝是最清楚不过的。

  “朕知道本兵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冬天补给线不宜拉的过长。”

  朱慈烺顿了一顿继而道:“如果朕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路振飞不由得挑了挑眉:“陛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补给问题一直是制约军队作战的大问题,倘若解决了这个问题确实对于北伐大有益处。

  “热气球。”

  朱慈烺淡淡道。

  “热气球?”

  对于热气球路振飞当然不陌生。

  这是陛下的发明。路振飞当然听说过。

  可这玩意和作战有何联系?

  “也许本兵以为热气球最多只能用于侦查。但是朕可以告诉你,若是利用热气球进行空中投掷或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空中投掷……

  路振飞只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眩晕。这位皇帝陛下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一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节奏了。

  “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是像震天雷这种火器可以装在热气球上直接投掷。效果肯定会很好。”

  朱慈烺淡淡道。

  嘶!

  听到这路振飞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真的很独到。

  路振飞就想不出这种法子。

  “陛下可是让人试过效果?”

  “自然试过。”

  “效果如何?”

  “效果很好。”

  “臣想看看。”

  “当然可以。”

  一番简短的对话让君臣之间达成了共识。

  却说君臣二人出宫后直奔小校场。

  这个神策军专用的小校场现在被朱慈烺用作黑科技的试验地。

  进入小校场后路振飞当即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只见一众士兵围在天子口中的热气球周围热火朝天的干着什么。

  “陛下,这就是热气球?”

  路振飞倒抽了一口凉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