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摇了摇头道:“朕并没有说要现在征安南啊。”
“那陛下派袁督陈兵镇南关是?”
“朕只是叫袁继咸做做样子,吓唬吓唬那些安南人。”
“陛下是说虚张声势?”
路振飞眼前一亮。
“不错。”
朱慈烺微微颔首道:“安南人嚣张跋扈,早就对我大明不驯服。若不是北边有东虏这个大患在朕恨不得立即发兵打进升龙去。可现在朕不能,朕只能先吓吓他们。若是他们胆子小把桂王押到镇南关,那自然是最好的。”
路振飞现在已经彻底明白圣天子的用意了。
安南人之所以首鼠两端就是因为觉得大明式微而东虏在崛起。
如果大明能够把大军派到边界地带让安南人看一看,他们心中一定会生出恐惧敬畏之心。
这在眼下就足够了。
至于安南人会不会把桂王送回来就不好说了。如果能够送回来自然最好,不送回来维持现状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要大明打赢了与东虏的决战,不管是收拾安南还是收拾桂王都是轻而易举。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北伐。
“至于北伐,朕有一些想法,想与本兵商议一二。”
“陛下请讲。”
路振飞拱了拱手道。
“其一是要不要分兵。”
朱慈烺走到舆图前不疾不徐的说道:“如今东虏占据了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等地。朕若是北伐,有两个方向可以进军。第一是从四川北上攻打汉中,再经由汉中攻打商洛。”
他顿了一顿,给路振飞消化的时间。
“第二就是从山东发兵,攻打河南和北直隶。从重要性来说北直隶肯定更重要,光复神京也能有更大的象征意义。可东虏肯定会在北直隶囤积重兵,若是仅仅攻其一处朕担心会陷入鏖战之中。”
路振飞闻言知道皇帝陛下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天子这是要分兵啊。
“陛下要夺汉中更为不易啊。”
路振飞虽然没有去过汉中但知道以汉中是地形要想从四川发兵北上攻打十分不易。
三国时蜀汉几次北伐,在汉中战场打的十分惨烈就有地形易守难攻的原因。
而北直隶相较而言一马平川,唯独需要和东虏主力直接对决。
只能说两种作战方向各有利弊。
“若是以前当然不易。可现在朕有了李定国。”
朱慈烺显得十分自信。
他大手一挥道:“他一定会在攻打汉中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路振飞听的直是愣住了。
李定国?他似乎听过这个名字。
此人据说是献贼的义子。献贼死后他也恢复了本姓。
就在前不久,李定国刚刚接受了朝廷的诏安,驻扎在建昌。
“陛下,献贼确实曾经窃据过汉中,可也没占多长时间。倒是闯贼当年占据了汉中挺长一段时间。这个李定国真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吗?”
朱慈烺笑道:“本兵等着看好了。”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自信自然是因为他对李定国的了解。
这位南明史上第一名将统兵能力十分强悍。放着这样一位强者不用,藏在角落里生灰,这种事朱慈烺是做不出来的。
“既如此臣不敢多言。不过仅仅因为一个李定国分兵是不是太冒险了?当年萨尔浒之战大明就是吃了分兵的亏。”
朱慈烺就知道路振飞会提及萨尔浒之战。因为萨尔浒之战是大明由盛转衰的标志。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与东虏的攻守之势发生了转变。
但因此把战败原因归结为分兵是不客观的。
“萨尔浒之战失败的原因朕也分析过。并不在于分兵,而是轻敌冒进。”
朱慈烺朗声道:“而且在协同进军一事上大明做的也很差,这才给了东虏各个击破的机会。这一次朕不会给他们这种机会。”
朱慈烺说的斩钉截铁,自带一股天子威严,让人不容辩驳。
……
……
第四百九十八章 但求一见
天气越来越冷了。
即便是位于帝国最南端的广东也不例外。
平剿叛乱之后袁继咸并没有立刻率部返回江西而是留在了广东维持稳定。
原本他想过些时日便向圣上请旨返回江西。不曾想圣旨竟然先下一步。
袁继咸恭领圣旨之后十分震惊,圣天子竟然命他陈兵镇南关向安南方面施压,逼他们交出桂王。
一直以来袁继咸就是个文官,这是骨子里决定的。
所谓训练新军操练士兵皆是半路出家。
他虽然做的很好但并不意味着他喜欢做这种事。
他之所以做是因为没有其他人愿意做。而为了完成抗击东虏的大业必须有人站出来做事。
袁继咸选择了承担责任。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卢象升为楷模的。
卢象升是个文臣,却把责任一肩挑,最终马革裹尸实在让人钦佩。
袁继咸不求能够达到卢象升的高度,只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些对大明有益的事情。
毫无疑问陛下是对安南人不满了。
作为臣子理当为天子分忧。
只是袁继咸从没有和安南人对垒过,陛下又要求他勿要真的开战,这个火候的拿捏很难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