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帝国皇帝李复、帝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彬和帝国科学研究院的元老们也是频繁来核物理研究所这里。
身为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大家的压力都非常大,看着别人的成果犹如泉水般涌现,而自己这边一直都没有任何的进展,更是严重的拖累帝国百年计划,大家也都是睡不好觉、也吃不好饭。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
都是搞研究的,谁也不比谁差,核物理研究所这里的科学家们也是憋着一口气,势必要尽管将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出来。
此时会议室的讲台上面,一位英俊非凡的年轻人正在谈冷核聚变的技术,人看起来很年轻,不过在帝国当中,看一个人大小看外表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有很多元力修炼有成的人即便是年纪很大了,可是依然看起来非常年轻。
“最近我们帝国在材料科学领域发展迅速,原子材料的打造所依靠的就是强大的磁能技术,既然这磁能能够用来打造原子,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它来进行冷核聚变,我们利用高密度、高强度的磁场也是可以控制中子,成功的实现核聚变反应。”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愚见,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李晚舟对着众人微微鞠躬,然后缓缓的走下讲台,身为帝国皇长子,李复的大儿子,李晚舟从出生开始就被备受关注,当然李晚舟本身也是非常优秀,很年轻就成为了帝国科学院的科学家,研究的主攻方向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现在更是帝国核物理研究领域内屈指可数的顶级科学家。
他口中所说的冷核聚变技术也是科学家们猜想出来的一种技术,不同于热核聚变技术,冷核聚变技术不需要核聚变时产生上亿吨的高温,核聚变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热核聚变技术则是利用高温高压来实现,而冷核聚变技术则是利用非高温、高压技术来实现。
两种技术到底孰优孰劣,现在还很难去下定论,现在帝国的科学家们因为无法想出办法来克服人核聚变时产生的上亿度高温,所以冷核聚变技术也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特别是随着磁能技术的出现,原先还只是处于猜想的冷核聚变技术似乎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有了实现的可能。
“冷核聚变技术?”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会议室的最后面,李复悄无声息的进来,听着自己儿子李晚舟在谈到的冷核聚变技术,李复也是忍不住微微点点头。
拥有文明种子的李复自然是知道,大汉科技帝国早期采用的是热核聚变技术,不过却是投机取巧的利用了元力法阵来控制热核聚变时产生的上亿度的高温,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后面也是慢慢的研究出来了冷核聚变技术,原理、方法就是和李晚舟所说的一样。
第075章 超强动力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悄无声息之间就已经缓缓的流逝,一转眼就已经来到了2150年,已经到了22世纪的中间。
帝国半人马座星系柯伊伯带某处虚空之中,本来幽暗寂静的虚空,此时却是灯火通明,一艘艘庞大的宇宙飞船将周围的一切照耀的通亮,无数小型的宇宙飞船不断的在这些庞大的宇宙飞船上面飞来飞去,所有的宇宙飞船上面都打着帝国科学研究院的标志。
一艘大型的宇宙飞船内,李晚舟此时满脸都是激动的神情,整个人显得非常的兴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当初他提出来的冷核聚变现在已经成功的实现,马上就要进行最后一步的测试了。
冷核聚变技术利用高密度、高强度的磁场来控制中子,从而实现核聚变的技术,帝国的科学家早就在理论上已经将这项技术给完全研究透彻,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依然困难重重。
虽然利用强大磁能技术成功的控制了中子实现了核聚变,可是核聚变时产生的庞大能量依然一次次的将实验宣告失败。
冷核聚变是在常温或者比较高温度的情况下来实现核聚变,但是核聚变时产生的强大能量同样会产生恐怖无比的高温,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帝国的科学家们。
一直以李晚舟等人甚至都准备放弃冷核聚变的研究,重新回归研究热核聚变技术,直到有科学家提出了托克马克装置的概念,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利用磁约束和真空绝热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它使得磁约束位形的连续稳态运行成为现实。
其实这个托克马克装置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托克马克提出来的一种假象的用来控制核聚变的东西,原理就是利用强大磁约束和真空绝热来实现控制核聚变时产生的恐怖温度。
只是一直以来人类的科学家都没有办法说真正的去实现,帝国的科学家们重新将这个概念提出来也是有理由的,因为帝国的磁能技术和其它科技技术已经相当的先进,完全可以将托克马克装置研究出来,成功的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研究,利用冷核聚变技术再加上托克马克装置,帝国的科学家们终于成功的将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出来。
这一次的实验也是备受关注,帝国皇帝李复,帝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彬和帝国科学院的众多元老余亮、曹海涛、杨易平、姚天翼、李浅语、白彩、顾峰、刘军、董知非、唐泊远等等全部到齐。
此时的虚空之中,一艘艘庞大的宇宙飞船内,一位位帝国精英科学家们一个个都在期待实验的看向,时不时都看向中间的虚空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