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三遍,李谨行方才悠悠的睁开眼睛,吃力了说了一句,“快……请。”
薛绍等人走进去看到,李谨行面无血色瘦削了许多,嘴唇发白眼眶深陷,看来真是快要不行了。
李谨行很想起身来给薛绍等人见礼,但实在不行了,只是吃力的眨了眨眼睛算是抵代。
看到他这副样子薛绍等人的心里都不大好过,记得当初仍在并州时,正是眼前这位忠肝义胆的老将军鼎力支持,薛绍才得以力挽狂澜。现如今,大唐像他样的将军已经不多了。他如果真的走了,对大唐帝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薛绍握着他的手,微笑劝慰,“老将军只管安心养病。来年开春,照样打虎!”
李谨行摇了摇头苦涩的笑了一笑,张了张嘴发出轻微的嘶哑的声音。薛绍把耳朵贴过去才听到了他的话——
“老夫行将死矣,右羽林卫大将军之职即将空虚,公子应当勉力争取!军国大事能者居之,还请公子不避险隙多作谋划,为君分忧为国解难。老夫子女在外膝前无人,所幸还有义子牛奔为我送终。此子顽劣无知莽撞憨直,但对老夫孝心拳拳仁至义尽。现如今唯有将其交托给公子,老夫方才能够放心离去!”
薛绍眉头紧皱,点了点头。
这时薛绍感觉到,李谨行的手开始发抖。他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握了一下薛绍的手,然后,全身失力五指撒开,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第0505章 风口浪尖
李谨行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在薛绍的记忆里,李谨行远没有李勣、薛仁贵和裴行俭那样的历史名气。但是他是真正配得上“虎将”之名。
李谨行是靺鞨人,其父名叫“突地稽”,在前隋时期就率领麾下部落归顺隋朝,从此镇守辽东营州一带。大唐建国之后,突地稽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国公。李谨行继承乃父之风走上从戎之路,早年就曾与李勣、薛仁贵等一同征讨高句丽,因为武艺绝伦作战勇猛斩露头角,从此开始独挡一面。
在李勣逝世、薛仁贵隐退的这十多年里,大唐在与吐蕃的战争中频频吃亏。唯有六年前李谨行在青海湖一战中大破数万吐蕃军,为大唐帝国讨回了颜面。其实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吐蕃名将论钦陵率十万大军来攻,李谨行给他来了一出现实版的“空城计”。论钦陵疑有伏兵不敢突进,这更是成全了李谨行的盖世英名。
在如今这个将才匮乏的时代里,虎将李谨行的逝世对薛绍等人而言,无疑是痛失一袍泽和良师。对大唐帝国来说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就如同一个人遭受了骨折之痛。
当晚,李谨行的家里就操办起了丧事。由于他的子女都不在长安,李谨行的生前好友程务挺留了下来主持丧事,并让他的儿子程齐之为李谨行披麻戴孝,行灵前孝子之礼。薛绍和薛楚玉等人也自发的留下了,一同搭把手。
牛奔哭得很伤心,像是一个孩子一样。这个从小就没了爹娘的野汉子,好不容易认了个义父感受一回亲情的味道,这么快就失去了。
薛绍的人脉在这时候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他把最近名声雀起的天台白云子司马承祯先生请了来,主持李谨行的葬礼道场。红叶商肆的那些伙计个个都能打得一把好帮手,薛绍一口气调了二三十个能干的家伙来,把李家的整个丧事打杂都给包办了,就连棺材也是他们帮忙定做的。
对于李谨行的死,薛绍心里不太好过。老将军人很厚道也很豪放,薛绍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好。但是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只能尽上一点微薄的心意了。
这一忙碌就忘了时辰,很快居然就天亮了。薛绍一拍脑门,惨了,忘了太平公主还在家里等我!
可是没办法,薛绍现在还是不能回家。李谨行过世了一定得有人进宫向二圣报丧,但今天是大年三十皇城紧闭,一般人也不敢在这时候去触二圣的霉头。没办法,这个任务还得着落在薛绍的身上。
于是天亮没多久,薛绍就带着披麻戴孝的牛奔去叫开了皇城的大门,长驱直入进到了大明宫里来到蓬莱殿前,求见二圣。
皇宫里也要过年,天后正在向宫人派发利是,蓬莱殿前一片热闹喜气洋洋。薛绍和牛奔这两位不速之客刚一现身,现场的气氛顿时就冷却了下来。
武则天一看到牛奔这副样子仿佛就是心中明白了,当下她就变了表情,显得颇为惊愕,甚至还有一丝罕见的惶恐。
薛绍知道,程务挺和李谨行是武则力大力提拔起来的人,将他二位安排在羽林卫带兵,就好比是武则天放了两把防身的利刃在身边一样。可是现在李谨行突然去世,武则天不可能不震惊,不可能不担忧。
“都退下!”武则天果断停止了利是派发,将薛绍与牛奔叫到了近前。
牛奔上前之后,扑倒在地就一阵痛哭,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泪涕横流。
薛绍抱拳道:“天后恕罪!臣也不愿在这等时候搅扰了宫中的喜气。但是老将军李谨行突然辞世,乃是国之大事。臣,不得不报。”
“你……你做得对。恕你二人无罪。”武则天转过脸去连连眨动着眼睛,略微显得有点局促不安。但是不过片刻之后,武则天就恢复了镇定与泰然,说道:“即刻击鼓召集百官宣布此事,命,三品以下官员一同去往李老将军府上吊唁。至于李老将军的追谥之事,待新年过后再当朝众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