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在禄丰县城东面的狮子口被大西军击溃,他本人也被活捉⑤,孙可望考虑到
他在云南官绅中是反对沙定洲叛乱的代表人物,再三劝他投降。杨畏知坚持
不同“流寇”建立的大西政权合作。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妥协:一,不用大
西年号;二,不妄杀人;三,不焚庐舍、淫妇女①。协议中第二条和第三条,
大西军进入贵州后就已经作出了政策调整,自无异议;关键是第一条,孙可
望等大西军领导人接受了杨畏知的意见,暂以干支纪年,为后来联明抗清铺
平了道路。九月,刘文秀带领兵马进抵永昌府(今云南保山县),以“共扶
明后,恢复江山”为条件同沐天波谈判。沐天波亲身遭到沙定洲叛乱的荼毒,
弄得家破人亡,自己的兵力又非常有限,决定借大西军复仇,双方很快达成
合作协议②。沐天波不仅派自己的儿子先行前往大西军营中纳款,还发出檄文
责成永昌府推官署金腾道印王运开、通判署府印刘廷栋向大西军缴印投降;
遭到两人拒绝后,又派人说服永昌府绅民不得抵抗③。由于沐氏家族自明初以
来世镇云南,佩征南将军印,在军卫、土司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孙可望等入
滇后收缴了明朝颁发的文武各官印信,只有沐天波所佩世代相传的“征南将
军印”仍予保留,让他行文招抚各土司。于是,迤西一带不战而下,“各土
司次第来归”,“去方三月,而迤西尽平”①。到1647 年十月,云南全省只
剩下阿迷州、蒙自地区仍在沙定洲控制之下,北面的东川府(今云南会泽县)
土司禄万亿、禄万兆心存观望,不肯按额纳饷。
1648 年(永历二年、顺治五年)五月,孙可望等商议后,决定由定北将
军艾能奇率领兵马往征东川。艾军进至距东川府三十里处遭到埋伏于路傍深
箐中的禄氏土兵袭击,能奇中毒箭流血不止,连夜抬回昆明,不治身死②。孙
可望下令厚葬能奇,另派精兵取道壁谷坝,击败禄氏土兵,平定了东川及其
附近州县土司,巩固了对昆明东北方面的统治。
为了彻底铲除沙定洲的残余势力,这年七、八月间由李定国、刘文秀领
兵南征阿迷、蒙自。由于道路崎岖,粮饷难继,孙可望“乃起省城民夫,每
户夫一名,每名领二斗,至临安交米一斗五升,其五升给夫作口粮;省城每
③ 康熙二十六年《武定府志》卷一《附勘事实》。
④ 康熙五十三年《鹤庆府志》卷四《沿革》;康熙五十二年《剑川州志》卷二《沿革》。
⑤ 康熙五十一年《禄丰县志》《纪事略》;该书首绘禄丰县舆地图城东有狮子口,距城不远。按,《明末
滇南纪略》《沐公顺贼》篇记杨畏知在禄丰兵败后与沐天波逃往永昌,不久在永昌同沐天波一道投顺大西
军,与当地志书记载有分歧。
① 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八。
② 康熙三十三年《大理府志》卷三《沿革》记孙可望于顺治三年八月至大理,系时有误,当作顺治四年(1647),
参见康熙三十五年《云南府志》卷五《沿革》。
③ 康熙四十一年《永昌府志》卷二十五,艺文,冯甦《三忠臣传》。
① 《明末滇南纪略》卷三。按,明朝习惯以云南省会昆明为界,其东曰迤东,其西曰迤西,合言之曰两迤。
迤西包括大理、永昌、鹤庆、蒙化、楚雄、武定、永宁、姚安、镇沅、顺宁、丽江、景东十二府;迤东指
云南、临安、澂江、寻甸、广西、广南、曲靖、元江八府。见康熙十二年《石屏州志》卷十三《志补》。
② 乾隆二十六年《东川府志》卷三《建置·沿革》。按,贵州《定番州志》等书记艾能奇于1647 年二月进
攻该州时被射死,纯属误传。又,《明末滇南纪略》中写作“禄万钟”,此处以《东川府志》为准。
夫一名脚价银二三两不等”,民“乐于挽运,不知其苦”③。定国、文秀士马
饱腾,迅速击败沙定洲军,攻克阿迷、蒙自,把沙定洲围困在其老寨佴革龙。
佴革龙地势险要,却缺乏水源,沙军每乘夜间下山取水。定国等下令于水源
处立砦,分兵把守。沙定洲军饥渴难耐,被迫投降。定国、文秀除了把沙定
洲、万氏和少数为首者解往昆明外,“招抚附近地方,凡附逆者悉不究,各
安农事。如是出降络绎不绝。李定国抚慰赏劳之,出令不许掳掠,违者立斩。
自是迤东半壁安堵矣”①。十月,沙定洲、万氏、汤嘉宾等在昆明被处死,标
志着混战局面暂告结束②。在孙可望的部署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东征西讨,
平定了云南全省,使当地百姓自明末兵燹以来过上了安宁的生活,连清初人
士也记载“孙可望等倡义之名至今人犹称道焉”③
③ 《明末滇南纪略》卷四《倡义讨逆》。康熙三十年《通海县志》卷一《沿革事考》记,“戊子年七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