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回京之前,确实利用了郑芝龙的声望招降其旧部,奉芝龙之命降清
的有武毅伯施福、澄济伯郑芝豹和部下总兵十员,兵将十一万三千名④。当李
成栋由吴淞总兵奉调由浙江、福建入广东时,清方不仅利用了郑芝龙“平国
公”的牌劄招抚了白沙、甲子等广东东部沿海地带,而且原属郑芝龙部下的
总兵施郎、梁立、黄廷、成升、洪习山还由武毅伯施福带领率兵马五千名跟
随佟养甲、李成栋进军广东,在扑灭顺德县“海寇”和镇压东莞、增城地区
的张家玉抗清义师中起了不小的作用①。直到顺治五年(永历二年)三月“□
(虏)镇抚施福、耿献忠大小船数百号上梧州”②,即在李成栋指挥下一直攻
入广西东部,对南明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由于李成栋对南方兵将存在歧视
心理,在奏疏中说从福建带来的施郎等官兵“脆弱不堪,无资战守”③,甚至
伺机剪灭和解散。施福、施郎、黄廷、洪习山等人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
气吞声,大有怀才不遇、有功不赏之感④。顺治五年李成栋反清复明,他们收
到郑成功从鼓浪屿(今属福建省厦门市)发来的邀请,决定摆脱李成栋部将
潮州总兵郝尚久的控制,率部乘舟投奔郑成功。
④ 《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四。
① 《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四;施郎(后改名施琅)、黄廷和副将洪习山在顺治四年十月参加进攻增城的战
役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三九页,顺治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清两广总督佟养甲揭帖。
② 鲁可藻《岭表纪年》。
③ 顺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提督总兵官李成栋揭帖,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七本,第六○一页。
④ 施福曾给清廷上疏奏报“剿抚粤寇之绩”,疏中自称“总督广东陆师原武毅伯施福”,兵部“查施福原
系孛罗王(即博洛)发与佟养甲、李成栋酌用。今据自称总督,且广东经制久行佟养甲议定未到,应令将
施福并议于经制之内,报部覆可也。”(顺治五年闰四月兵部揭帖,见《明清档案》第八册,A8—92 号。)
从这件奏疏里也可以看出施福等人对自己功绩、地位的评价和清廷的冷遇。
第二节 郑成功的早年生活和起兵抗清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氏,中国文献称为翁氏①。
1624 年(天启四年)七月十四日郑成功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川内町千里滨②,
七岁以前随母居住日本。1630 年(崇祯三年),郑芝龙派人把他接回福建安
平,给他取名森,字明俨,号大木。一些史籍记载1644 年郑成功曾经入南京
国子监,拜读于钱谦益门下,大木即为钱氏所赐字,如黄宗羲《赐姓始末》
记:“朱成功者,郑芝龙之子也,母为夷女,初名森,弘光时入南京太学,
闻钱谦益名,贽为弟子,谦益字之曰大木。”③郑成功入南京国子监就读以及
同钱谦益之间的关系尚有待研究①。明朝末年武将跋扈的情况虽然已经司空见
惯,但武官重视子嗣文化教育的风气并没有改变。因此,郑芝龙延请了饱学
之士给郑森讲解经史,终于使这个异国归来的儿子在崇祯十一年五月通过了
考试,成为泉州府南安县学的一名生员。他少年时读书的朋友有惠安县生员
张若、晋江县人杨于两。“郑成功为诸生时,每自南安来惠(安),主若濠
濮斋,论文赋诗,风雨联床,不稍间也”②。杨于两是成功妻家董■先的表侄,
刘献廷曾听杨于两亲口说过“于两与赐姓(即成功)幼同笔研”③。1642 年
(崇祯十五年)郑森十八周岁,曾往省会福州参加乡试④。当时他父亲郑芝龙
已加官都督,“富拟王者,远交朝贵,近慑抚按,灸手可热”。郑森也完全
是一副贵公子的派头,“自泉入福,邮传馆舍皆有司备设。及入棘闱(即考
场),监临交遣小吏诣号舍致寒温,预选同舍生代为起草。珍果佳肴,络绎
传送。森竟日饮啖而已。漏下便已出闱,传呼归馆舍,共赫奕如此”。福建
提学副使郭之奇看得不顺眼,不让他中举。次年(1643)二月岁考,尽管文
章写得颇通畅,仍被郭之奇评定为二等,不得食饩为廪生①。
隆武帝即位之后,郑芝龙已成为定策元勋,郑森才在父亲的带领下拜见
① 郑克塽撰《郑氏附葬祖父墓志》作“曾祖母翁”,见《郑成功族谱三种》,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第一百页。其他中国文献也均写作“翁氏”;日本文献作田川氏。一种说法谓成功母是归化日本的泉州冶
匠翁笠皇从日本人田川氏领来的养女,参见《郑成功全传》,台湾史迹研究中心1978 年版,第三十七页。
② 参见何廷瑞《日本平户岛上有关郑成功父子之资料》,台湾淡江学院1977 年版;上引《郑成功全传》作
“诞生于日本平户河内浦千里滨”。美国司徒琳著《南明史》英文版第一一八页说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平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