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141)

  起隆武帝朱聿键“亲征”而踌躇不前,永历帝的望风逃窜,确实值得称赞。

  史载在鲁监国亲征的鼓舞下,福建“义师起,八郡同日发”;福州城里的清

  朝官员由于“四方俱起,城中坐困。兵马日出于掠,家甲戒严,不时查点。

  不在者便为通贼,多一人即为奸细。其令十家连坐,人人重足”;城内饿死

  “十之八九”,“城外皆义师营头千种,皆禀监国鲁王令。农夫渔翁俱任都

  督,衣穿袄袯,腰系印绶。至村妇、化僧亦受职衔掌兵。城中饿夫逃出者,

  悉隶其籍。若无引证,即以为奸细,杀之。或带有防身余物,即时掠尽”①。

  清朝浙江福建总督陈锦在一份奏疏中诉苦道:“我国家定鼎以来,干旄所指,

  无不披靡,未有如建宁之贼死守难攻者。类而推之,可知闽省之贼非懦弱而

  易剿者。今建府一城之贼虽除,其余属县以及延平府属漫山遍野,无处非贼。

  若福州以上各府尚梗阻无耗,见在侦剿,大约处处皆然也。..况漳、泉逼

  临大海,犹贼类出没之乡;江西见在叛逆,更贼党通联之处。..故闽省虽

  云已入版图,较之未入版图之地,尤难料理。”②

  由于各地义师自行署衔,造成官职紊乱,礼部尚书兼通政司吴钟峦不得

  不上疏给鲁监国要求申明职掌,加以整顿。疏中说:“远近章奏,武臣则自

  称将军、都督,文臣则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计。江湖游手之徒,则

  又假造符玺,贩鬻官爵。偃卧邱园,而云‘联师齐楚’;保守妻子,而云‘聚

  兵数万’。请加严核,募兵起义者,则当问其册籍花名;原任职官者,则当

  辨其敕书劄付。”①这固然反映了当时龙蛇混杂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说明了福

  建各地抗清运动的汹涌澎湃。

  浙江的情况也很类似。查继佐记载:鲁监国“建旄海表,戊己(1648—

  1649)之间,内地持仗倡山谷者,咸使人间道浮海报职事。王又时时驰敕书

  潜通山谷诸部,而宁(波)、绍(兴)一带义奋尤烈。凡城以内皆清兵也,

  负郭二三里外无不奉鲁朔者,旌旗相望,舳舮衺接,富者贡粻粮,贫者效筋

  力,城中不敢问。乡之人有以其实微告清,则立碎之。间敦请素行廉干者使

  佐事,虽谨畏不敢不听。远近数百里顶帻缝掖如故,清但固扃关门静而待之。

  漳南道改调福宁道彭遇恺及按臣周世科,前委监军推官彭云骧、戴嘉祉等为之内应。今遇恺伪授兵部尚书,

  窜伏山泽,逆子家属现禁省城。”“按臣周世科”名字后面的逗点应去掉,否则将误认周世科亦为内应之

  人,实际上周世科当时在省会福州,并未反清。

  ② 黄宗羲《海外恸哭记》云:“三府州二十七县”;他的另一部著作《行朝录》卷四《鲁王监国·纪年下》

  记载为“三府一州十七县”。按,顺治六年七月靖南将军陈泰等题本说:“福建所属二府一州二十九县及

  漳州赤美、云澳曾为贼攻陷”,下文又说,“官兵收复二府一州二十九县及云澳镇,且进驻毕。赤美轰毁,

  我兵退回福安,于福州候旨。”见《郑成功满文档案史料选译》第二页。可证二十七县的说法比较准确。

  三府一州指福州府、建宁府、兴化府和福宁州,但福州府城(即省会)始终没有攻下。

  ① 海外散人《榕城纪闻》。

  ② 顺治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浙江福建总督陈锦“为闽省遍地皆贼,城野焚掠皆空”奏本,见《明清史料》丁

  编,第一本,第二十页。

  ① 黄宗羲《行朝录》卷四《鲁王监国·纪年下》。

  而浙以西则自天目诸山无下数千部。”②

  福建、浙江各地百姓的纷纷起来抗清,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以征服者

  自居,推行一系列暴政。顺治五年四月浙闽总督陈锦在一份奏疏中说:“切

  闽浙士民质本脆弱,亦易治而易安者。故王师所到,率土皆宾,兵不血刃,

  而地方大定。今反侧时见,处处弄戈,其乱萌不过各地方一二戎首纠集亡命,

  威逼愚民,顺之则亲如手足,逆之则焚其庐舍,毁其室家,使民无所归,此

  戎首逼民为贼也。更有地方民牧抚绥无法,而朘削横加,差徭繁重,而敲朴

  不已,民不安生,遂铤而走险,此官吏逼民为贼也。又防剿官兵以守土为名,

  暴虐过甚,居其室而掠其野,少不遂欲,鞭挞滥施,至经过之处,任意摧残,

  民若畏避,即拆屋舍,毁器具,靡所不至,斯民无地可安,不得不行从贼,

  此官兵逼民为贼也。害民之事有三,而利民之事全无,贼用是滋蔓矣。”①

  陈锦身为清朝总督,自然把地方不靖的原因首先归咎于明方,但他不能不承

  认清方接管浙江、福建以后“利民之事全无”,文官武将巧取豪夺,无恶不

  作,以致官逼民反,兵逼民反。这以后,清政府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情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