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反正的意向时,“公(指何吾驺)亟相率下拜,曰:‘公言及此,我太
祖高皇帝之灵,宗庙社稷之福也!’于是督公(指李成栋)下令归版籍,迎
乘舆,以端州为行在所”③。由此可知,何吾驺作为两朝元老,在策动和赞决
李成栋反正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袁彭年曾在崇祯、弘光朝任职推官、给事
中,隆武时任吏科都给事中。清兵入闽后投降,任清广东学道;顺治四年五
月因广东布政使耿献忠升任广西巡抚,袁彭年由佟养甲题请补授广东布政使
①。按明、清定制,布政使掌管一省行政、财政,袁彭年即利用这一权力成为
李成栋密谋反正的核心人物之一。据记载,李成栋曾“同署藩司袁彭年、养
子李元胤登楼去梯,相谓曰:吾辈因国难去顺归清,然每念之,自少康至今
三千余年矣,正统之朝虽有败,必有继起而兴者。本朝深仁厚泽,远过唐宋。
先帝之变,遐荒共悯焉。今金将军声桓所向无前,焦将军琏以二矢复粤七郡,
陈将军邦傅虽有降书而不解甲,天时人事,殆可知也。又闻新天子在粤西,
遣人瞻仰,龙表酷似神祖,将相交和,神人共戴。若引兵辅之,事成则易以
封侯,事败亦不失为忠义”②。永历三年五月南明朝廷赐给左都御史袁彭年的
① 瞿式耜《丁亥正月昭江道中寄》书信中说,两广总督丁魁楚“踌躇不决”,“必待何象冈(即何吾驺)
书至而意始决,其持重老成如此”。见《瞿式耜集》第二五六页。金钟《皇明末造录》卷上也说:“九月,
旧阁臣何吾驺航海至粤,书至总督丁魁楚,述上之变。因言即今永明王讳由榔..序亲序贤宜立。”
② 康熙十二年《广州府志》卷末《艺文志》,樊泽远《请祀乡贤疏》。
③ 黄士俊撰《大明首辅象冈何公墓志铭》,转引自马楚坚《明清边政与治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年8
月版,第五一五页。
① 顺治四年五月初三日两广总督佟养甲“汇报两广委员补缺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五册, A5—165
号。
② 《东明闻见录》。
诰命中有这样的句子:“以风波仅存之身,遘鼎玺屡迁之际。矢丹心而贯日,
运神臂以擎天。去梯密画,时帝闻之;给印沉几,无卿比者”③,明确肯定了
袁彭年参与李成栋反正密谋的功绩。其他史籍也记载了袁彭年同李成栋勾
结,谎称府库空虚,不发军饷,为李成栋制造兵变的情况①。南明一些史籍坚
决否认何吾驺、袁彭年等人参与李成栋反正,是出于派系斗争的需要。那些
一直跟随永历帝的朝臣惟恐广东反正来归的官绅将在改组的朝廷中占据重要
职位,阻碍自己晋身之阶。他们既不敢指斥手握重兵的李成栋等“东勋”,
就竭力抹杀参与反正的文官的作用。如时任永历朝廷广西巡抚的鲁可藻就断
言:“若诸文官,绝无预闻反正者。”②他特别针对金堡推崇袁彭年在反正文
官中功居第一的说法批驳道:“袁彭年实未一预。”③行人司行人王夫之因为
同以袁彭年为首的“五虎”沆瀣一气,在所著《永历实录》中肯定了袁彭年
参预反正密谋,而对何吾驺则恣意贬斥,如说“吾驺降清,思以文望动人,
得复大用,乃撰□□□史,称述功德,内书:‘楚贼何腾蛟遣张先璧入寇。’
镂板行于岭外”④。甚至说“吾驺富甲东南,销银为小山,高广丈余,凡十余
所,露置宅院隙地。成栋兵初至,欲凿取之,不能动”①,这简直近乎天方夜
谭了。古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何吾驺始终为明,袁彭年大节有
亏,就策动李成栋反清归明而言,事实俱在,不容否认。
关于李成栋的爱妾以自刎激发成栋反清复明事,在南明史籍中也是一个
记载很多而众说纷纭的问题。钱秉镫不相信这种说法,在所著书中写道:“或
云:成栋取两广,收印信数千颗,独取总督印密藏之。一爱妾揣知其意,劝
举事。成栋拊几曰:‘如松江百口何?’成栋松江人,时孥帑在焉。姬曰:
‘丈夫不能割爱乎?请先死君前,以成君志。’遂自刎。成栋哭曰:‘我乃
不及一妇人!’乃与袁彭年、张调鼎谋,辇金赂要人,以取孥帑之在松江者。
将发而金声桓以南昌变。..”接着,钱秉镫声称:“然予所闻于反正诸公
者,实不然也。”②
钱氏史笔远较王夫之、蒙正发等人正派,尽量忠于事实,但是这件事他
没有弄清楚。李成栋并不是松江人,他的家属却因为他曾任清朝松江总兵而
留在该地。顺治四年(1647)五月两广总督佟养甲给清廷的题本揭帖中说:
“职查提督臣李成栋既须在粤镇守地方,而家眷尚寄松江。即杜永和等家属
③ 永历三年五月赐左都御史兼院事袁彭年晋阶为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少保,亡妻罗氏赠一品夫人诰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