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二月下旬,成栋大军已经全部度过梅岭,进入江西境内。为了避免重蹈
上年十月间匆促攻城招致失败的错误,李成栋决定先占赣州外围各县,然后
进攻赣州。他亲自率领主力驻于信丰,派宣平伯董方策等占领雩都等县②。从
清方来说,正月间攻克了南昌,赣州已无后顾之忧,而且征南大将军谭泰所
派梅勒章京胶商等统领的正红旗与正白旗满洲兵也来到赣州,兵力有所增
强。很明显,双方的态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在兵员数额上李成栋军仍占
优势,但清军凭借挫败李军攻赣和攻克南昌的声威,正处于士气高昂之际。
按情理说,李成栋进至南雄以后,应当得到金声桓、王得仁覆败的消息,本
该扼守梅岭,稳扎稳打,待谭泰、何洛会、刘良佐等班师回京以后(谭泰等
② 刘武元《虔南奏议》卷一;参见《明清档案》第九册,A9—162 号,南赣等处巡抚刘武元奏疏残件。
① 《明清档案》第九册,A9—162 号,南赣等处巡抚刘武元奏疏残件。
② 鲁可藻《岭表纪年》卷二。
③ 上引南赣巡抚刘武元奏疏中说,李成栋“乌合十余万众于十月初一日突犯我赣。”初二日出城反击,“斩
杀万计,活擒数百,而盔甲、大炮、马骡、器械半归我有”。清方奏报数字不免夸大,但说明成栋的主力
并未被歼。
④ 前引清方奏报,赣州总兵力为七千,其中徐启元所辖一千降明,在金声桓、王得仁攻城时也必然有伤亡。
⑤ 《明清档案》第九册,A9—162 号,南赣巡抚刘武元奏疏残件。
① 鲁可藻《岭表纪年》卷二。
② 顺治六年三月二十七日胡有升题本、二十九日刘武元题本中均云:“李逆在信丰,有伪伯董、张等贼已
犯雩都下赣去讫”,成栋部将中封伯者有博兴伯张月、镇安伯张道瀛,不能确定张姓者为谁。
奉旨“凯旋”在三月间,清廷直到五月间才得到李成栋攻赣败亡的消息。可
见无论是清廷还是谭泰、何洛会等人在镇压金、王反清活动后都急于把这支
清军撤回北京),再徐图入赣。换句话说,李成栋二次入赣只在战术上作了
一些改变,并没有从战略上考虑双方条件的变化。南赣清军将领刘武元、胡
有升、梅勒章京胶商密议后,决定仍以“利在速战”为方针,在明军临城之
前主动出击。二月十六日,清满汉主力由赣州出发,向李成栋所驻的信丰进
攻,同时派兵八百名前往雩都协防。二十八日,清军进攻屯扎于渠岭的明武
陟伯阎可义部,连破阎部在该地设置的木城五座(按:木城是以木桩部分埋
入土中相连而成的防御工事)。二十九日午时,清军进至距信丰五六里处,
李成栋挥军迎战,为清军所败,成栋退入城中。三月初一日,清军开始攻城。
当时信丰东门外桃江河水泛涨,不能涉渡。清军即在西、北两门外和南门旱
路上挖濠栽桩,防止明军突围。成栋军心不稳,于是日夜间出东门渡河逃窜。
清军占领信丰,对城中居民滥加屠杀①,同时乘势尾随追击。李军大乱,将领
纷纷南窜,成栋在渡河时坠马淹死。关于李成栋之死,清南赣巡抚刘武元、
总兵胡有升奏报中说,三月初四日“生擒活贼审供,李成栋投河淹死等语”。
初五日左协副将高进库部下兵丁在河滩“捉获大马一匹,镀金鞍辔俱全,送
营报验,审问活贼供称系李成栋骑的战马,随验明转解江西(指南昌)报功”
②。从南明史料来看,李部将士在信丰突围时各自争相逃命,直到撤至大庾岭
清点兵马时才发现主帅无影无踪,经过追查方知成栋落水淹死③,当时的混乱
可想而知。
1649 年春天,永历朝廷经历了一场中兴的幻灭。正月,何腾蛟在湘潭被
俘杀;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覆亡;三月,李成栋兵败身死。噩耗接踵而来,
朝廷上下一片惊惶。李成栋部将江宁伯杜永和原为成栋中军,重贿诸将推自
己为留后,让武陟伯阎可义率众扼守梅岭,自己同其他将领返回广州。成栋
养子李元胤在肇庆行在,面见永历帝痛哭流涕,永历帝封元胤为南阳伯挂车
骑将军印;元胤辞免,仍旧以锦衣卫都督同知提督禁旅。永历朝廷追赠李成
栋为宁夏王,谥忠武,赐祭九坛,葬礼极为隆重,“甲马数十队以彩缯为之,
一时灰烬”;“爱妾数人皆令盛服赴火死,尽用夷礼”①。永历帝派戎政侍郎
刘远生持手敕前往广州慰劳诸将,打算利用刘远生和李成栋是陕西同乡的关
系接管两广总督职务。不料,杜永和掌握着两广总督大印,公然开印视事;
永历朝廷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关于这件事,钱秉镫有一段议论颇有见地。
他认为“当时诸将惟成栋子元胤可用。使闻变之时,即令李元胤驰入其军,
摄行帅事,而召杜永和入代元胤禁旅之任。彼即拒朝命,无以拒元胤也。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