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康熙三十一年《贵州通志》卷五《大事记》。
③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于西安,这就是第一代秦王。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克西安,末代
秦王朱存枢被俘。顺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定西大将军何洛会、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奏报,“驻西安府秦
王有二子”,其一子于初十日被“土贼”“孙姓人带走”,居于五郎山,见《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
中册,第二○二——二○三页。参见《清世祖实录》卷二十一。《南疆逸史》卷三十八《孙守法传》记“奉
秦王第四子称汉中王,开邸五郎山”。费密《荒书》记戊子年(1648)“武大定奉秦王第四子入四川”,
他被清军击败,带领部下劲卒三千人突围入川。由通江西走广元,收服利州
卫世袭指挥同知张颠部众一千五百人,“与龙安(府治在平武)赵荣贵、松
潘朱化龙、茂州詹天颜等相为犄角,剽掠绵(州)、梓(潼)诸邑”①。1649
年(顺治六年,永历三年)五月,赵荣贵派人来迎请秦王,武大定早已觊觎
赵军兵力,设计让秦王应邀赴赵营,然后趁接回秦王的机会把赵荣贵骗入自
己营中加以捕杀。不料这位秦藩宗室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见赵荣贵及其部下
官兵真心实意抗清复明,就把武大定设下的圈套和盘托出。过了两天,武大
定遣使“迎王回营,并邀荣贵面筹大事”②,遭到二人婉言拒绝。武大定知道
奸计被识破,连夜取道彰明(在今四川江油县与绵阳市之间)南窜③。由于成
都平原屡经战乱,破坏得十分厉害,几乎荒无人烟,武大定部众饥疲不堪,
奔到富顺投靠袁韬。当时,川北巡抚李乾德正在袁韬营中,还有另一支摇黄
队伍呼九思部也来会合,“俱绝粮,饿死者甚众”④。李乾德是个无耻政客,
派到四川以后既没有兵将,也没有地盘,他急于抓权,竟私自铸造了“兵部
之印”大方银印,自称兵部尚书,行文各镇。又利用摇黄十三家之一的袁韬
归明后没有官衔的机会,另铸定西将军银印送给袁韬,博得袁韬的欢心⑤。不
料他钤盖私铸兵部印的文书被杨展的幕客识破,当面质问他朝廷常规“印不
离部”,你的“兵部之印”从何而来?李乾德无言以对,不敢再用假印招摇
撞骗①。李乾德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以巡抚的身分接管州县,把地方的钱
粮抓到手,而让杨展单纯主持军事。可是,嘉定地区的耕地主要是杨展组织
军民开垦出来的,李乾德的要求遭到断然拒绝。当时重庆一带城空地荒,杨
展建议李乾德率领袁韬等部军队往守重庆,由自己负责粮饷供应②,这对南明
来说本是个不错的主意。李乾德既对嘉定地区的富庶垂涎三尺,又怕出守重
庆将冒清军南下的风险,与其为朝廷收一块危地,不如心黑手狠算计自家人,
于是在李乾德导演下终于演出了一场川南火并。他利用袁韬、武大定、呼九
思乏粮之机,建议“惟求救于杨展,展若从即无饥乏患矣”,三人都表示赞
同,请李乾德立即前往嘉定。“乾德赴嘉定说展曰:‘大定与韬愿归将军帐
下。’展不可,曰:‘风土既异,心性必殊,嫌隙所由生也。今部下数万众
皆吾梓里,甘苦共之,赴汤蹈火,皆无异志。若增袁、武,恐滋他患。吾意
已决矣,幸勿复言。’乾德复说曰:‘从来举大事者不辞众,将军士卒虽精,
苦无外援。涪州有余(于)、李,万县有三谭,相为犄角,何分南北哉!二
将望风而奔,慕将军之威德也。不劳一卒,不发一矢,收万余人于麾下,不
大有利于将军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将军其图之。’展沉吟久,乃许给
赵荣贵“迎秦王子入其营,而拒大定”。《清史稿》卷二五七《许占魁传》记:“六年,土寇赵荣贵拥明
宗人森滏号秦王,聚众数万犯阶州。”按,定制秦藩命名辈分中无“森”字,朱存枢之子应为“辅”字辈。
① 李馥荣《滟滪囊》卷四。
② 《滟滪囊》卷四。
③ 康熙三十六年《阶州志》《扼要》记:“顺治六年,赵荣贵扶伪秦王作叛,从玉垒关直犯阶境,二月初
五日,贼薄城下,..几为所陷。十八日平西亲王师至,赵逆授首,余众悉平。”
④ 欧阳直《蜀乱》。按,他书多未记呼九思事。
⑤ 《南疆逸史》卷二十六《李乾德传》载李与袁韬深相结纳。
① 欧阳直《蜀乱》。
② 费密《荒书》。
粮饷,资韬、大定于犍为。”③乾德见初步目的已经达到,返回富顺告知袁韬、
武大定、呼九思。三人大喜,编造兵员花名册送交杨展。杨展拒绝接受,却
按月运粮接济。袁韬、武大定、呼九思亲赴嘉定拜会杨展。不久,呼九思病
死,“杨展与武大定、袁韬■刀歃血,三人誓结生死交。杨为长,袁次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