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爵显然是永历朝廷所封。此外,《南疆逸史》《揭重熙传》中说张自盛是“平西伯”,恐为“平江伯”
之误。
③ 胡有升《镇虔奏疏》卷下,顺治八年四月初八日“题报三路捣擒灭党大捷疏”。
① 顺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福建巡抚张学圣“为遵旨会剿擒获巨憝”等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十六册,
A16—145 号。又见顺治九年六月十二日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塘报,《明清史料》丁编第一本,第六十一—
六十二页。按,《南疆逸史》卷十六《揭重熙传》云:“庚寅(1650)冬,自盛战邵武,兵败死之”,时
间有误。据上引顺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福建巡抚张学圣揭帖张自盛与“伪道蔡之麟、陈英南、陈杞、伪军
师龚继荣”等七人在顺治九年十二月初七日于邵武府被处斩。
② 张岱《石匮书后集》卷四十六。
③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三十九《画网巾先生传》。
第二十三章 孙可望部署的湘、
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节 孙可望、李定国收复湖南战役
从顺治七年底到顺治八年初,孙可望基本上完成了对永历朝廷残存武装
的收编工作。南明政权及其军队实际上已经形成以原大西军为主的抗清实
体。在这以后,永历皇帝只是作为用以号召远近的一面抗清旗帜,复明恢汉
运动的领导权却掌握在孙可望等原大西军领导人手中。由于孙可望等人已经
遵用永历正朔,在他们指挥下的军队又包括了一些原南明参与“会盟”的各
种武装,在下面的叙述中不再使用大西军一词,一律改称明军。但是,必须
指出,正是由于原大西军的联明抗清,才使业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永历
朝廷增添了活力,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在反对满洲贵族推行的民族征服、压
迫政策的斗争中大展雄风,南明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可望在接管了贵州全省后,军事部署是由他自己和李定国东攻湖广,
刘文秀等进军四川。
1651 年(顺治八年,永历五年)四月,孙可望派冯双礼等率领马兵一万
余名、步兵数万、战象十余只,大举由黔入
湘:一路由铜仁、麻阳,一路由平溪、便水,一路由大小梭罗,合攻沅州(今
湖南芷江)。清沅州守军三营合计只有三千士卒,退入城中,被“围如铁桶”
①。四月十五日,冯双礼命令明军奋勇攻城,当天就占领了沅州,活捉清将郑
一统、知州柴宫桂②。冯双礼等攻克沅州后,移兵上攻辰州(府治在沅陵),
因清朝辰常总兵徐勇防守甚严,未能得手。清廷委任的挂剿抚湖南将军印续
顺公沈永忠领兵二万,竭力支撑,双方在一段时间里呈胶持状态。到1652
年(顺治九年,永历六年)四月,李定国率部由贵州进入湖南,会合冯双礼
部于五月中旬进攻靖州。清续顺公沈永忠派总兵张国柱领兵八千名往援,在
靖州陷入明军重围。经过短暂的交战,清军大败,损失官兵五千一百六十三
名(其中满洲兵一百零三名)、战马八百零九匹,几乎全军覆没,张国柱率
残部于二十二日“踉跄奔回”③。明军趁胜攻克靖州、武冈州④。
沈永忠在李定国、冯双礼等部明军的凌厉攻势下,难以招架,派使者前
往广西桂林请求定南王孔有德火速派兵来援。孔有德因部下兵马分驻广西各
地,又同沈永忠有嫌隙,接到告急信后说:“我旧年借支衡、永钱粮,沈公
① 清湖广总督祖泽远“为飞报紧急贼情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十七册,A17—148 号。
② 顺治八年五月清偏沅巡抚金廷献“为飞报贼情事”揭帖,见《明清档案》第十三册,A13—26 号;同书
A13—28 号金廷献揭帖中说攻克沅州的明军是“伪秦王下洪将军(当为冯将军之讹)、陈将军等贼,从贵
州抄铜仁小路由细米溪、五朗溪一路而来”;又见清续顺公沈永忠题本,收入《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六
辑,第一七○—一七一页。
③ 《明清史料》丙编,第九本,第八二八页,吏部尚书朱马喇等题本。
④ 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兵部尚书噶达洪等题本中说:冯双礼“探知辰州有备,即合伪西府于五月内
连破靖、武二州。”见《明清档案》第二十一册,A21—60 号。据顺治十年五月湖广四川总督祖泽远揭帖,
“查得靖州之失,顺治九年五月十八日事也”。其中并说到清靖州知州沈一恒被明军处死。见《明清史料》
甲编,第四本,第三○六页。
出疏参我。今日地方有事,向我告援,我三镇分驻各府,如何借发?设警逼
我境,自有区处”①,拒绝出兵相救。
沈永忠求援无望,被迫带着麾下清军自宝庆北遁②,六月初二日退至省会
长沙,仍然立脚不住,在湘潭接到清廷“不可浪战,移师保守”的密旨,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