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远,应专任两王(指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及该督抚料理。江西
切近湖南,一应用官调兵事宜时有关涉,袁州、吉安一带余贼未清,应抚辑
剿御,著经略辅臣洪承畴兼理,敕印即与换给。尔内院传谕该部遵行。”②
洪承畴在八月十四日行至山东武城县郑家口接到新颁敕谕一道、银方印一
颗,即将闰六月初八日原任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敕谕、银
印交使者缴回③。敕谕中说:“兹以湖南江户地方底定已久,滇黔阻远,声教
罕通,不逞之徒,未喻朕心,时复煽惑蠢动,渐及湖南,以致大兵屡出,百
姓未获宁息。朕承天爱民,不忍勤兵黩武,困苦赤子,将以文德绥怀,归我
乐宇。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机抚剿,方可敉宁,
遍察廷臣,惟尔克当斯任。前招抚江南,奏有成效,必能肃将朕命,绥靖南
方。兹特命卿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
理粮饷。”敕谕中授予洪承畴相当大的权力:“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悉听
节制,兵马粮饷悉听调发,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以军法
从事。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具疏报闻。..务使滇黔望风来归,
官民怀德恐后,庶称朕诞敷文教至意。功成之日,优加爵赏。候地方既定善
②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册,第二七○页记:“户部尚书车克等谨奏为钦遵圣旨事,..顺治
十年五月二十五日午刻圣谕内三院(特命洪承畴为经略湖广等五省军务)。”
③ 原密疏稿及揭帖均见《明清档案》第十七册,A17—76 号、A17—77 号;另见《明清史料》甲编,第四
本,第三○七—三○九页。
① 均见前二件。
② 《明清档案》第十七册,A17—107 号《上传》。
③ 《明清档案》第十七册,A17—134 号,洪承畴八月十五日揭帖。按,同书中A17—81 号有尾书顺治十
年闰六月初日之敕谕稿一件,其中已将“广东”圈去,旁改江西;“事关藩王及公者”圈改为“事关续顺
公者”。
后有人,即命还朝,慰朕眷想。”①很明显,清廷的再次起用洪承畴是在满洲
和亲信辽东将领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为了征服南明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这次抽调的兵将大体上是清军入关以后投降的明朝和大顺军旧部,如李本深
是高杰的部将,刘忠在大顺政权中曾被封为平南伯。洪承畴在调兵遣将准备
就绪后,又以识途老马的姿态上路了。
① 《明清档案》第十七册,A17—81 号;又见A17—133 号洪承畴八月十五日揭帖。
第三节 清廷对郑成功的招抚活动
1651—1652 年(顺治八至九年,永历五至六年),郑成功在福建沿海地
区多次击败清军,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原大西军出滇抗清,占领贵州
全省,在广西、湖南、四川战场上大显声威。清廷统治者自进关以来从未受
到这佯重大的挫折,他们在军事上的弱点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于是,为了继
续推行其民族征服政策,不得不把以汉制汉作为主要手段。招降郑成功就是
为实现这一谋略的重大步骤。在清廷统治者看来,郑氏家族的首脑郑芝龙是
自己手里的一张王牌,利用他出面招降其子郑成功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平
定东南海域的目的。
早在1652 年(顺治九年)清廷一件密奏稿内就提出了招抚郑成功的建
议。其中写道:“成功等作贼既久,狼子野心,臣等非敢保其不叛,亦难必
其就抚。但今湖南、川、广处处用兵,力不暇及。且湖南之贼,或由江西,
或由广东,皆可通闽,万一勾连狂逞,为祸愈大。故姑以招抚一策,先将此
贼牢笼,息兵养民,察其动静;苟有反侧,仍即剪除。若责令赴京归旗,料
彼不能从命,不必起其疑惧。至于颁敕往谕,未宜轻率。应赐督臣密敕一道,
内开招抚成功等语,先遣才干官同郑芝龙家人到彼宣布德意。彼果真心投顺,
欲得朝廷敕书,即以督臣密敕宣示,颇为妥便。若执迷不顺,亦不至损威伤
重也。”①可见,“力不暇及”是清廷采取招抚政策的主要动机。
顺治皇帝显然很欣赏这项建议。为了使招抚工作得以进行,首先给处于
软禁状态的郑芝龙恢复名誉,肯定了他在1646 年降清的功绩,把郑芝龙被骗
到北京后遭到监视的过失推到多尔衮身上,承认了清廷处置失当,对郑芝龙
予以安抚。七月间,顺治帝派内大臣遏必隆、鳌拜、哈世屯、大学士范文程
等传谕郑芝龙:“朕闻尔子弟在福建为乱。尔投诚有功,毋轻出城行走,恐
人借端诬陷。即往坟茔祭扫,亦必奏明乃去。朕嘉尔功,故以此告谕。尔子
在京有成立者可送一人入侍。”①八月初一日,应郑芝龙请求,将其由正黄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