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次入长江则避而不谈。直到目前各种史著对“三入长江”的时间仍然说不清楚。
② 顺治十年九月江宁巡抚周国佐“为洋寇乘势鸱张,海邑人心煽惑,微臣谨率旅亲临,以寝邪谋,以巩地
方事”揭帖,影印件见《明清档案》第十七册,A17—161 号。
① 有的史著认为张名振部明军到达崇明沙洲就是“三入长江”的开始,这是不对的。崇明诸沙洲位于长江
出海口,明清双方都把它们看成沿海屏障,而不当作内地。如顺治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江南总督洪承畴揭帖
中说:“苏州府属八州县,惟崇明县设在海外。”见《明清史料》甲编,第六本,第五○三页。
② 顺治十一年三月初七日兵部尚书噶达洪等“为塘报海寇突犯京口等事”题本,见《郑成功档案史料选辑》
位和火药、钱粮等物。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带领五百名军士登金山寺,
朝东南方向遥祭明孝陵,题诗寄慨,泣下沾襟:
予以接济秦藩,师泊金山,遥拜孝陵,有感而赋。
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
鹑首义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闽。
王师枹鼓心肝噎,父老壶浆涕泪亲。
南望孝陵兵缟素,看会大纛纛龙津。
甲午年孟春月,定西侯张名振同诚意伯题并书。①
张名振部海师在镇江停留了两三天②。清江南总督马国柱同驻南京的满、
汉官员会商后,紧急派提督管效忠领兵由浦口、六合增援仪真(今仪征)、
瓜州;阿思哈哈番尼堪领兵由龙潭救镇江。明军在清军到达之前,回舟东下。
三月初六日,张部明军四五百号在扬州府属吕四场登岸,击败防守清军,缴
获大河营守备印③。这就是初入长江之役。
三月二十九日,张名振等率水师六百余艘再入长江,四月“初五日已至
■山”,初七日乘顺风溯流而上,过京口(镇江境内),直抵仪真①,在仪真
城外江中焚毁盐船数百艘。计六奇记:“四月初五日,海艘千数复上镇江,
焚小闸,至仪真,索盐商金,弗与,遂焚六百艘而去。”②顺治十一年七月山
西道御史胡来相揭帖中说:“今春镇江盐艘被焚,岸市被掠,而财赋之区奚
容致此,是防严未密,申饬不切耳。”③同年十一月初六日工科给事中张王治
在题本中说:“即如四月间,海贼直犯仪真,未能先事绸缪,遂致焚烧盐艘
数百号,折耗课赋商本数十万,迟延至今未见两淮运司设策画谋,作何补救。
坐视商疲课绌,则悠忽慨可见矣。”④清江南当局急忙调兵遣将,对深入长江
第七十六—七十九页;顺治十一年五月“江宁巡抚周国佐揭帖”,见《明清档案》第十九册,A19—181 号,
同件又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二本,第一八二页;顺治十二年三月江南总督马国柱“为沿海失事频仍等
事”揭帖,见《郑成功档案史料选辑》第一一六—一二三页。
① 登金山赋诗见计六奇《明季南略》《张名振题诗金山》条,商务印书馆版在卷十,中华书局版在卷十六,
诗末句中华本作“会看大纛祃龙津”,应从中华本。张名振题诗时间在后记中明言“甲午孟春月”,即顺
治十一年正月。同年清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题本残件中说:“臣于本年正月二十二日据镇江副将张諴塘报,
海寇船只数百只乘风上犯,傍岸而来,到金山西马头,请发援兵策应等情。”见《明清史料》丁编,第二
本,第一一九页。清工科给事中翁自涵在顺治十一年五月揭帖中也说:“贼登金山顶横槊赋诗,假仁假义,
煽我人心。”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二本,第一七九页。张煌言《张苍水集》第二编《和定西侯张侯服
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当系同行时所作。
② 《明季南略》中华书局版卷十六《张明正题诗金山》(明正当作名振)条记,计六奇亲身见闻:正月“二
十三日上午,予以候试江阴,因诣北门遥望,见旌旗蔽江而下,彼此炮声霹雳,人人有惧色。”显然,这
是明军回舟东下。但他在这一条里记张军正月“十三日抵镇江,泊金山”,“二十日明正等白衣方巾登山”,
次日复登山,遥祭孝陵,设醮三日,掠辎重东下,似乎明军在金山停留长达十天,与清方档案不符。
③ 《漕运总督沈文奎残题本》,见《明清史料》己编,第二本,第一九四页。
① 顺治十一年五月十一日到安徽巡抚李日芃揭帖,见《明清史料》甲编,第四本,第三三七页。
② 计六奇《明季南略》卷十六。张名振入长江兵力据清方奏报为六百余艘,计六奇写作“千余”,估计偏
高。
③ 《明清史料》己编,第二本,第一九三页。张名振军在仪真焚烧盐船事在四月初旬,胡来相大约是风闻
入告,误写作“今春”。
④ 张王治《工垣谏草》下册,“为盐法关系甚重,谨陈责成之法以垂永久事”题本。此书前有魏象枢、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