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明为上策。定议后,李定国“自选帐下五百人卫宫眷先行”③,二十六日,
永历君臣离开安龙,向云南进发。二月十一日,到达云南曲靖④。定国请永历
② 屈大均《安龙逸史》卷下写作“伪百户叶应祯”,昆明无名氏辑录《滇南外史》、罗谦《残明纪事》亦
同;金钟《皇明末造录》作“叶应桢”;钱秉镫《汪辰初文集序》据当时扈跸安龙的汪蛟《日记》说是可
望“亲将叶粲”。《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一,顺治十五年十月清廷授予随孙可望投降官员名单中有叶应祯
等授一等阿达哈哈番,当以此为准。
① 屈大均《安龙逸史》卷下。
② 前引康熙《云南府志》卷五《沿革》。
③ 《安龙逸史》卷下。按,书中记杨祥入安龙后,先谒司礼监庞天寿,呈上定国密疏,由天寿引见永历帝。
然他书多记庞天寿早已投靠孙可望,负有监视永历君臣之责,定国密使是否由他引见,颇有疑问。
④ 屈大均《安龙逸史》卷下。
① 钱秉镫《藏山阁集》卷十五,文存卷三,《汪辰初集序》引汪蛟亲述当时情况。屈大均《安龙逸史》卷
下云:有一骑奔至城下,口称“我西府长随夏太监也”。
② 屈大均《安龙逸史》卷下;罗谦《残明纪事》。
③ 钱秉镫《藏山阁集》卷十五,《文存》卷三,《汪辰初集序》。
④ 屈大均《安龙逸史》卷下。按,沈佳《存信编》卷五所记日期不同;二月十九日定国至安龙,二十日“驾
帝暂时停留在这里,自己带领精兵前往昆明料理。当时,在昆明的大将有抚
南王刘文秀、固原侯王尚礼,另有将军王自奇部骑兵驻于楚雄、贺九义部兵
五千人扎于武定,总兵力约有二万。王尚礼、王自奇、贺九义是听命于“国
主”孙可望的;刘文秀和李定国一样拥护永历朝廷,同孙可望有矛盾,他地
位虽高,兵权却不大。李定国保驾已至曲靖的消息传到昆明,刘文秀和王尚
礼、沐天波等人会商应付办法,拿不定主意。因为若是开门迎接永历帝近于
背叛“国主”,可是出兵相拒又显然不恰当。尽管永历帝在王尚礼等人心目
中不过是个傀儡,但又不能不奉他的“正朔”,承认他的皇帝地位,何况护
驾而来的李定国是原大西军四大台柱之一,其影响也不可忽视。正在左右为
难之际,忽然得到报告李定国已亲统兵马来到昆明城外。王尚礼慌了手脚,
在刘文秀的劝说下勉强随众出城迎接①。定国同文秀定议迎接永历帝入昆明,
王尚礼既不便违抗二王,又不清楚定国部实力,不敢轻举妄动。三月二十六
日左右,永历帝在李定国的护卫靳统武、总兵张建带领的军队保护下进入昆
明②。有明一代,云南被视为偏远之地,真所谓天高皇帝远,这时“真龙天子”
驾到,昆明百姓激动不已,“遮道相迎,至有望之泣下者”①。朱由榔非常感
动,让随从传旨:“朕到,勿分军民老幼,听其仰首观觇,巡视官兵不许乱
打。”②除了王尚礼等人心中忐忑不安以外,整个昆明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
氛里。定国和文秀决定暂时把云南贡院(大西军入滇后这里曾经是定北将军
艾能奇的住所)作为永历帝的行宫,视朝听政。
李定国把永历帝从孙可望控制下的安龙迎接到云南昆明,从维护抗清事
业的大旗而言,自然应当肯定。然而,不能不看到李定国的原意是会合郑成
功收复广东全省后再考虑移跸事宜(永历朝廷建立于广东肇庆,长期驻于广
西,定国的意图很可能是会合郑成功、张名振以至鲁监国连名表请奉迎永历
帝还驻两广的适当地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孙可望比较难于阻挡,参见处
理“十八先生案”时孙可望的奏疏)。定国兵败新会,原来的计划破灭,只
有凭借本部兵力冒险突入安龙,把永历君臣护送入滇。这一重大措施虽侥幸
成功,但是李定国部主力经贵州转入云南,他长期经营的广西必然落入清方
之手。顺治十三年二月清两广总督李率泰奏报,清方利用定国主力转移,广
发安隆”,二十二日至普安,三月初一日至曲靖。
① 金钟《皇明末造录》卷上记:“时守滇者乃刘文秀,其都督王尚礼、王自奇、贺九仪等各兵万人,皆文
秀所辖。文秀亦意在保卫宫驾,阳与三人密议城守,而自以数骑往会定国,曰:‘我辈为贪官污吏所逼,
因而造反,将朝廷社稷倾覆,实我等有负于国家,国家无负于我等。即今上是烈皇帝嫡派之弟,不若同心
共保,倘得藉滇黔以恢复中原,那时封妻荫子,荣归故里,也得个青史留芳。如只跟秦王胡乱作为,虽称
王称公,到底不得归正。但我辈今日以秦王为董卓,恐董卓之后又换一个曹操。’定国指天自誓,文秀于
是迎驾入云南府,时永历十年夏四月也。”按,李定国和白文选决策护帝入滇,必然考虑到在昆明的刘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