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武军吏必无一人肯从者。就使奔驰得脱,而羽毛既失,坐毙瘴乡矣。
惟建昌连年丰稔,粮草山积。若假道象岭,直入嘉定,养锐以须,即或兵势
猖逼嘉阳,战船、商船一刻可刷数千艘,顺流重庆,直抵夔关,十三勋闻圣
驾至,必夹江上迎。乘此威灵,下捣荆襄之虚,如唾手尔!”②朱由榔认为这
一方案很好,让刘■依据地图指明移跸途径,又派锦衣卫官丁调鼎去征求李
定国的意见,定国也赞成这个方案。十二月十三日,李定国回到昆明,在召
对时建议:“此时移跸建昌,必经武定。但武定荒凉,必走宾州一路③,庶几
粮草为便。”永历帝和晋王既已决定移蜀,当即传旨命户部尚书龚彝、工部
尚书王应龙备办粮草,派广昌侯高文贵扈驾,预定于十五日启程。然而,另
一部分朝臣却出于种种考虑反对移跸四川。据刘■的记载,十二月十三日晚
上文安侯马吉翔同其弟马雄飞、女婿杨在秘密商议移跸事。吉翔首先说道:
“上为蜀人所惑,坚移跸蜀中。若移跸蜀中,则文安之必来迎驾,此老非扶
(指扶纲)、雷(指雷跃龙)之比,我安能不避贤路乎?老身若退,则衣钵
又安能及贤婿乎?且入蜀,则程源等必据要津,我等内无金少宰(指金维新)
之助,外无晋王之援,倘安龙附孙逆之事发,我等举家无噍类,而贤婿亦噍
碍矣。”说着掉下眼泪来,杨在默然无语。马雄飞认为哥哥说得有理,事关
全家前途性命,当即拍案而起道:“事已至此,莫若于今晚会金少宰,具道
其坟墓亲属皆在滇中,安可去蜀?即翔、飞等交结已久,何肯远去?莫若苦
劝晋王坚走永昌,事不可为,则幸缅国;若可为,返滇更易。若晋王犹豫,
则说以蜀中勋镇林立,今殿下新败之余,远则袁(宗第)、郝(永忠)诸勋
之穴,能保诸勋听节制乎?恢复荆襄,能保上不再封郝永忠等数亲王,以与
殿下并立乎?则晋王必听之矣。”马吉翔当天晚上就去同金维新商量如何说
服李定国改变主意。金维新是云南人①,长期担任李定国的幕僚,备受亲信。
② 刘■《狩缅纪事》。
① 《狩缅纪事》。按,当时巩昌王白文选已经退入云南,但在四川的南明军队确实为数尚多。
② 刘■《狩缅纪事》。
③ 按,宾州在广西;宾川州在云南,属大理府。《狩缅纪事》所记必为宾川州,传抄时脱落一字。
① 金维新原为李定国记室。郭影秋《李定国纪年》第一三八页云:“近人李根源《曲石诗录》谓‘金公趾,
名维新’,不知何据。”按,《求野录》记“督理晋王李定国之军事者为金维新,秩左都御史”。屈大均
《安龙逸史》卷下记永历十一年二月“以金维新为吏部侍郎”。刘健《庭闻录》卷三记,李定国“为人勇
敢刚直,目不知书。有昆明金公趾者知其可动,取世俗所传《三国志演义》时时为之诵说,定国乐闻之。
已遂明斥可望为董卓、曹操,而期定国以诸葛武侯。定国大感悟。”《行在阳秋》记撤离昆明时“晋府中
书金公祉,云南人,极言入蜀不利”。可见金维新即金公趾。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卷十一内记载他在
他本来就不愿意朝廷从自己的家乡迁走,又同镇守四川建昌总兵王偏头为争
夺一位美女闹过纠纷,担心转入建昌后将遭到王偏头的报复。因此,他也同
意马吉翔等人的密议,对李定国施加影响①。
十二月十五日,永历帝率领文武百官离开昆明,同日到达安宁。临行之
前,李定国传谕百姓:“本藩在滇多年,与尔人民情均父子。今国事颠危,
朝廷移跸,势难同尔等偕行。恐清兵一至,杀掠淫污,猝难逃避,尔等宜乘
本藩未行时,各速远遁,毋致自误。”②昆明百姓知道大祸临头,城内城外哭
声鼎沸,不少人扶老携幼随军向西逃难。李定国同白文选商量准备在朝廷和
军民撤退以后把昆明一带的仓库储存粮食烧毁,以免资敌。永历帝却以“恐
清师至此无粮,徒苦我百姓”为理由,传出旨意不要烧毁③。这种妇人之仁在
军事上显然是失策的,贵州地瘠民贫,清军沿途筹粮已极为困难;明军在主
动放弃昆明等云南迤东地区时如果按计划实行坚壁清野,清方大军云集,粮
ú匮乏,即便勉强立足,也难以乘胜直追。这点在清朝档案中也可以得到印
证。顺治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经略洪承畴在一分奏疏里谈到入滇清军粮草“千
万艰难”时说:“所赖王师驻省城,征南将军大兵驻宜良,俱有得获贼遗粮
米。职前三月内到云南,蒙信郡王令职同固山额真臣宜尔德、卓罗等委户部
章京同提督张勇、总兵马鹞子及府、厅各官雇觅民夫将省城内外仓米稻谷杂
粮逐加盘量实数,派满汉兵丁看守,听户部章京按月支给;其宜良县米谷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