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保不肯。毫不知恩报恩”③,说完怀恨而去。十六日,缅甸国王决定铲除
永历随行官员,派人通知永历廷臣过江议事。鉴于双方关系紧张,文武官员
心怀疑惧都不敢去。十八日,缅甸使者又来说:“此行无他故,我王恐尔等
立心不臧,欲尔去吃咒水盟誓。尔等亦便于贸易。不然断绝往来,并日用亦
艰矣。”①永历廷臣明知其中有诈,即由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答复道:“尔
宣慰司原是我中国封的地方。今我君臣到来,是天朝上邦。你国王该在此应
答,才是你下邦之理,如何反将我君臣困在这里。..今又如何行此奸计?
尔去告与尔国王,就说我天朝皇帝,不过是天命所使,今已行到无生之地,
岂受尔土人之欺?今日我君臣虽在势穷,量尔国王不敢无礼。任尔国兵百万,
象有千条,我君臣不过随天命一死而已。但我君臣死后,自有人来与尔国王
算账。”②在缅方坚持下,大学士文安侯马吉翔、太监李国泰等提出要由黔国
公沐天波一同前往,方能放心。沐氏为明、清及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重视
的人物,马吉翔等认为有沐天波在场,不致变生意外。缅甸当局为实现计划
勉强同意。次日黎明,马吉翔等传集大小官员渡河前往者梗之睹波焰塔准备
饮咒水盟誓,仅留内官十三人和跛足总兵邓凯看守“行宫”。上午,文武官
员到达塔下即被缅兵三千人团团围定。缅方指挥官员命人将沐天波拖出包围
圈,沐天波知道变生肘腋,夺取卫士的刀奋起反抗,杀缅兵九人;总兵魏豹、
王升、王启隆也抓起柴棒还击,终因寡不敌众,都被杀害①。其他被骗来吃咒
水的官员人等全部遇难,其中包括松滋王、马吉翔、马雄飞、王维恭、蒲缨、
邓士廉、杨在、邬昌琦、任国玺、邓居诏、王祖望、杨生芳、裴廷谟、潘璜、
方史料《求野录》记五月“二十三日,缚酋置箯舆中投之江,立其弟为王”。刘健《庭闻录》卷三及倪蜕
《滇云历年传》卷十记老缅王名莽达喇,其弟名莽猛白,政变时间为五月二十二日。
② 金钟《皇明末造录》
③ 刘■《狩缅纪事》。
① 刘■《狩缅纪事》。
② 杨德泽《杨监笔记》,收入《玉简斋丛书》。
① 哈威《缅甸史》中译本第二三三页记,缅甸当局因李定国、白文选多次领兵入缅救主,“疑永历参预其
事,乃决召其七百从人至实阶(即者梗)之睹波焰塔饮咒水为盟,并遣散至各村度生。从人等不愿前往,
谓须由兴威以北之芒市土司(Sawbwa of Mong Si)伴行,始能信任,乃许之。比抵塔中,为御林军所围,
芒市土司被挟外出,疑有诈变,夺卫士之刀而挥之,余众亦如状争抗,于是禁卫军鸣枪射击,未被枪杀者
奉王命概行枭首”。译者姚枬注云:“本书所志芒市王似指松滋王,但击伤缅兵而死者,以黔国公沐天波
为首,见邓凯《也是录》。”按,译者只知道咒水之难中遇害人士爵位最高者为松滋王,故推测“芒市土
司”即此人。其实,南明宗室诸王徒有虚名,各方视之均无足轻重。Mong Si 当为沐氏之音译,即沐天波,
而非芒市(今云南潞西县)。清方致信缅甸当局要求引渡永历帝室及明黔国公沐天波,沐氏在缅人心目中
的地位已如上述。所以,缅王决定处死永历随行人员时事先已防止伤害沐天波,这既有历史原因,也便于
以后向清方交代。马吉翔等深知沐氏在缅甸为中国最有影响之人物,故以沐天波伴行为自身安全之保障。
咒水之难发生时,缅军将沐天波拖出围外,有意放其生路。沐天波见危授命,出乎缅甸当局意料。
齐应巽,总兵王自金、陈谦、龚勋、吴承爵,总兵改授通判安朝柱,锦衣卫
掌卫事任子信、金书张拱极、丁调鼎、刘相、宋宗宰、刘广银、宋国柱等,
内官李国泰、李茂芳、沈犹龙、李崇贵、杨强益等,吉王府官张伯宗等数十
名官员①。缅军谋杀明室扈从人员后,随即蜂拥突入永历君臣住所搜掠财物女
子。朱由榔惊惶失措,仓卒中决定同中宫皇后自缢。侍卫总兵邓凯规劝道:
“太后年老,飘落异域。皇上失社稷已不忠,今弃太后又不孝,何以见高皇
帝于地下?”永历帝才放弃了自尽的打算②。缅兵把永历帝、太后、皇后、太
子等二十五人集中于一所小屋内,对其余人员及扈从官员家属滥加侮辱。永
历帝的刘、杨二贵人,吉王与妃妾等百余人大都自缢而死。缅兵搜刮已尽时,
缅甸大臣才在通事导引下来到,喝令缅兵:“王有令在此,不可伤皇帝及沐
国公。”③可是,沐天波已经在“吃咒水”时被击杀。
当时永历朝廷住地一片狼藉,尸横满地,触目惊心。缅甸官员请朱由榔
等移往别处暂住;沐天波屋内尚有内官、妇女二百余人也聚作一处,“母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