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第三十三页。顺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贺珍揭帖中说:“李道余孽伪侯伯李锦、高一功、李友、
田虎等数营之众,蹂躏地方,职复驱剿逃溃。”见同书第四十七页。李过、高一功等在汉中突破贺珍等堵
击的时日未见记载,从孟乔芳启本中可以肯定在顺治二年(1645)三月二十五日以前。
③ 顾山贞《客滇述》记,顺治二年“四月,李自成部将一只虎(李过绰号一只虎)陷太平、达州、夔州、
新宁等处,寻遁入湖广”。
第三节 李自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1645 年正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西安地区的大顺军主力经陕西蓝田、商
洛撤入河南。由于撤退时携带家属和辎重,行军速度相当缓慢。《商州志》
记:“次年乙酉即顺治二年也,潼关之战,自成不支,率众东窜。遂尽由商,
自正月十五日行至月终。”①河南《内乡县志》载:“国朝顺治二年春,英王
统兵追逆闯入潼关。逆闯败奔内乡县,正月二十九日歇马,三月十八日始拔
营去。”②《邓州志》记:“顺治二年春二月,李自成屠邓州。清兵入潼关,
自成败奔邓州,弥漫千里,老弱尽杀之,壮者驱而南下,留精兵三千平城、
塞井灶。自武关至襄、汉间,千里无烟。”③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1645
年正月下旬到三月中旬,李自成亲自统率的大顺军集中在河南省西南部地
区。
清英亲王阿济格原奉命西征大顺政权,由于他迂道至蒙古鄂尔多斯部落
索取马匹,耽误了时间④,被豫亲王多铎部夺得了攻取潼关、占领西安的头功,
因而受到清廷的训斥,责成他“将流寇余孽务期剿除,以赎从前逗遛之咎”①。
阿济格不敢怠慢,把料理西北事务交给陕西总督孟乔芳,随即统兵猛追李自
成部大顺军。据阿济格报告,这年三月到四月,他带领的满汉军队先后在河
南邓州、湖北承天(今湖北省钟祥)、德安(今安陆)、武昌、富池口(湖
北省阳新县境)、桑家口、江西九江等七地,接战八次,大顺军都被击败。②
这里所说的八次战役,并不都是双方主力交战,却反映了从西安撤退的大顺
军行军路线和清阿济格军的追击情况。③
大约在三月下旬,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主力到达湖北襄阳一带。当时,
他麾下的士卒有从西安、河南带来的十三万,又把原先部署在襄阳、承天、
德安、荆州四府的兵员七万调集随营,合计二十万众,“声言欲取南京,水
陆并进”④。由白旺统率的这支驻屯襄阳、荆州一带的重兵是李自成在崇祯十
六年(1643)带领主力北上歼灭孙传庭部秦军时留下守卫“襄京”的一支精
锐部队,目的是扼制明左良玉军趁虚尾追。李自成决策把襄、荆四府驻防主
力调集跟随主力东下,是因为想抢在清军之前夺取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
区,需要这支比较完整的生力军。但是,这次集中兵力是失策的。因为:一、
自古以来夺取或保卫江南必据守襄、荆;二、大顺军放弃黄河流域以后,惟
一的后方基地只剩下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这一地区一旦放弃就变
① 康熙四年《续修商志》卷九。
② 康熙三十二年《内乡县志》卷十,兵事。
③ 顺治十六年《邓州志》卷二,郡乱。按,武关在陕西商南县西。
④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第一四五页记顺治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议阿济格罪,其中一条为“未
曾奉旨,途径鄂尔多斯、土默特地方,各收一千匹贡马。”
① 《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② 《清世祖实录》卷十八。
③ 张玉书《纪灭闯献二贼事》叙述邓州之役的情况是:“时贼自西安收败卒出蓝田,分道鼠窜,由西而南,
豫楚之间所至皆贼,而独不得自成所在。会谍者言河南邓州贼兵甚众,噶布什贤、噶喇额真席忒库率兵薄
其城。城溃,乃贼余党也。斩抗敌者数十人,余悉就抚。”见《张文贞公集》卷七。参考顺治《邓州志》
的记载,李自成所统主力在该州休整时间较长,三月十八日拔营去,阿济格军追至邓州肯定在这以后。
④ 《清世祖实录》卷十八。
成无后方作战。镇守大将白旺曾经提出过异议,以为这一地区经过一年多的
经营,已经比较巩固,驻防军也不弱,应当固守。但是,李自成没有采纳他
的意见。所以当阿济格部清军尾追而来时,大顺军后方空虚,缺乏兵力阻滞
清军前进。白旺部主力随李自成东下后,襄阳等四府轻易地被清军占领。如
《襄阳府志》记载:“清顺治二年三月,英王帅师至襄,伪将伪官倾城去”,
阿济格委任降清的明朝郧阳抚治徐起元移镇襄阳。①德安府志记载:“白旺夜
遁,..伪掌旅诸逆遍搜遗民掳下江南。国朝兵至,..委伪官陈吾鼎(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