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飞向人马座_郑文光【完结】(37)

  “有。黑洞。”

  “什么洞?”继来没听清楚。

  “黑洞。”亚兵一字一顿说。“比方说,我们的太阳,如果缩成直径三公里的圆球,它的密度就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亿吨,即等于中子星的数百倍。那末,太阳上面的光线,就会被强大的引力吸引住。跑不出去了,它看来是完全黑的,它附近什么东西都要落到它里面去,所以叫做黑洞。”

  “我们‘东方号’要飞过它附近呢?”

  “也要落进去的。”亚兵不动声色地说。

  “不能再出来吗?”

  “除非发生某种爆炸。”

  继恩忍不住插嘴了:“黑洞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预言,还没有找到哩。”

  “我就想找到一两个黑洞。”亚兵充满信心说。

  “既然黑洞完全是黑的,你怎么能看见它呢?”继来又问。

  “可以间接探测到。比方说,它周围的物质会向它中心坠落,在到达黑洞表面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热,形成一个圆盘,并且发出强大的伽玛射线。”

  “什么射线?”

  “伽玛射线——一种穿透力很强的辐射。我们可以探测到。”

  “你讲得不全面,亚兵。”继恩纠正道。“并不是所有黑洞。都是密度很大的。如果太阳变成黑洞,它当然密度非常大。但是太阳并不会变成黑洞。如果有某一颗恒星会最后形成黑洞,这颗恒星一定原来就比太阳大得多。总之,天体越大,当它变成黑洞的时候,所要求具有的密度就越小。”

  亚兵把双手一拍。

  “完全正确!继恩,我从来没看见过你读大文学的书。这些知识你是哪儿来的?”

  “我听你讲的呀!”继恩笑起来。“这无非是一个逻辑推理:既然形成黑洞的条件是要求它的引力大到吸引住光,即以每秒三十万公里速度运动的物体,那末黑洞的大小和密度是可以算出来的。”

  亚兵赞许地望着继恩说:“你的脑子真行。我苦苦思考了许久,才明白这个道理的。”

  “我也思考了很久的。不过,我说,亚兵,当前最重要的还是不断测定我们的航向。”

  “好,我每天测量,向你报告,行吗?”

  “行。”继恩满意地说。

  超新星慢慢暗下去了。但是八个月之后,肉眼仍然可以看见它,象一颗暗淡的小星星。亚兵果然每天都作天体测量,发现“东方号”仍然稍稍偏离航向,不过偏离的程度越来越小。第八个月末尾,宇宙飞船已离开原来的航向二度零七分。

  “这么说,‘东方号’的轨迹是一条螺纹线?”继恩沉思地说。

  “但是,偏离的角度恐怕不会再加大了。”亚兵说。

  “是的。”继恩肯定地说。“宇宙线的数量几乎又恢复到超新量爆发以前的状态。”

  “你认为是好事呢还是坏事?”亚兵问道。

  “我也说不清楚。”继恩犹豫不决地说。“我们偏离了航向,地球上的人就不容易找到我们了。可是这一偏离,又使我们在宇宙空间画一个大弧形。终于有一天我们会回到太阳系附近去。你说对吗?”

  “不对。”亚兵斩钉截铁地说。“‘东方号’原来的轨迹是一条直线,现在偏离了不过两度多一点,还是一条直线,虽然方向变了,却不会弯折回太阳系,除非……”

  继恩望着亚兵,等着他说下去。

  “除非偏离的角度达到一百八十度,我们就能正对着太阳系飞回去。但这是不可能的。”

  继恩沉默着。过一会儿,他慢吞吞地说:“亚兵,你想过没有?我们的‘东方号’在离开太阳系以后,就成了银河系的一个天体了?”

  “是的。”

  “银河系本身就是一个旋涡星系,在这星系里没有一个天体是直线运动的,它总是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

  “可是,在超新星爆发以前,我们基本上是对着银河系中心飞行。”

  “那只说明我们飞船的轨迹是一个扁长的椭圆形。”继恩沉着地说。“椭圆的一端是太阳系,另一端是银河系中心的核。我们‘东方号’在银河系的运动,恰好象彗星在太阳系的运动一样。”

  “就算是那样吧。”亚兵不能不佩服继恩的有条不紊的分析。

  “而现在超新星的辐射等于给我们一个外力,使我们加速……”

  “多少?”亚兵急忙问道。

  “不多,现在我们是每秒四万一千二百公里。”

  “哦,离开地球更快了!”亚兵颓丧地说。

  “可是轨道也变了,速度越太,它的轨道越扁长,而我们终于有一天还回到出发的地方。”

  “那得多少年以后,”

  “至少五十五万年。”

  “嘿,”正在凝神听着他们俩讨论的继来喊起来。“五十五万年,对于我们还有什么意义?”

  “除非有长生不老药。”亚兵风趣地说。

  “长生不老药是不会有的,我们也用不到飞五十五万年、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飞到银河系中心。只要在路上遇到一颗什么恒星,我们从它身旁经过,利用它的引力,我们绕它兜一个圈子,就可以折回去。”继恩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