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早就下令把我们紧紧捆在沙发上了。现在到载运舱去拿食物或者上卫生间也很困难。你正“飞”着呢.冷不丁飞船向下一摔,头就在舱顶上撞得生痛。现这该死的星际云!
九月三十日——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地球上正干什么?挂灯笼?绷红绸子?准备文艺节目?我说我们也庆祝一番吧。哥哥说,行,每人唱一支歌,再谈谈心。今天哥哥自己揿了按钮,阅读了这半个多月我写的日记,想不到他会夸赞我:“行,够个作家的水平!”是讽刺呢,还是鼓励?我看不出。亚兵只是嘿嘿笑。傻家伙!可是他的心,我能象X光一样看透……
十月十二日——整整一个月!外面情况还是那样。不过哥哥说,问题有点进展。那是指的他的科学研究。地认为,电子仪器能把每一次颠簸、减速、加速、转向都记录下来,并且自动根据这些数字画出“东方号”在空间的运动曲线。可是我看不出来他怎么个画法。“东方号”不是在空间运动吗,他能用平面图表示出来吗?
十月十五日——对了,就是全息电影!我怎么忘了呢?宇宙飞船里就有全息电影设备。全息照相可以照出它在空间的立体运动状况,犹如身临其境一样。哥哥今天试验了。我们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东方号”,在空间划出弯弯曲曲的轨迹,真象一条惊涛骇浪中的船啊!
十一月十五日——这些天忙得要命!亚兵有了新发现了。他用一种什么极其精巧的仪器探明,包围我们的这团星际云发出非常微弱的红外线。无疑,星云已经开始向恒星转化了。一想到我们正在一颗恒星肚子里头,就浑身不舒服。不过亚兵说,这块星际云,还得过几千万年才能变成一颗恒星呢!那我就不在乎了。哥哥说,我们正在湍流中。这些湍流,很可能形成一个个小的疙瘩,小疙瘩逐渐增大,就是围绕未来恒星转的一颗颗行星——也就是地球。嗅,我们生活在别人的地球上!哥哥笑我的幻想走得太远。我说,不管怎样,我自己的地球还住不够呢,哪有心思上别人的地球?我们的地球多美!有蓝天,白云,绿的树,青的山,淙淙的流水,吱吱喳喳的鸟鸣,这儿有吗?什么都没有!快四年了,我差不多把自己的地球忘光啦!
下面的日记,却是继恩接着写的:十二月四日——我想自己写这篇日记。为的是记录下我的思想——也许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已经完全可以测定“东方号”在星际云中的运动状况了。它的确处在一个湍流中,但要它形成一颗行星,那还得在至少三千万年以后,我们不必操这份心。我的念头是这样产生的。有如我们现在所处的星际云。在空间中是非常多的。
地球上的天体物理学家们老早就在讨论下落不明的质量了。这意思是说,根据星际动力学公式,太阳附近还有一些物质末被发现,这部分物质一定处在毫不发出辐射的状态下。黑洞是一种,但是黑洞不会太多的——要很大的恒星才会在演化的后期形成黑洞,而很大的恒星并不太多、恐怕大部分下落不明的质量是处于黑暗的星云状态,它们到处都是。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又比我们想象的稠密得多——这样,它们就挡住了很大一部分天体对来的辐射。我们太阳系附近也一定有不少这种星际云,我们正钻在它肚皮里的这一片正是这一类型的。那末,它会不会挡住一颗恒星的光呢,一颗很近的恒星的光?照地球上天文学家的测量,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比邻星,离我们是4.2光年①。焉知道没有更近得多的恒星,只是因为它被星际云挡住,我们才看不见?我猜想,只要我们冲出这片暗星云,一定会看见一颗很近的、光耀夺目的恒星,就在眼前,我们就得救了。不过,也有一件使我担心的事:由于该死的星际云的粘滞,我们的“东方号”正在减速,它已经只有每秒钟三万四千二百公里的速度了。如果星际云很大,我们就会失去很多速度,甚至完全失去速度……
①光年就是光一年间走的距离。一光年约等于十万亿公里。
“那怎么办?”看着写到这里,继来急忙问。
“那我们就永远冲不出这片星际云。”
“以后又怎样呢?”
“以后,星际云把我们裹在当中,或者变成它的一个行星,或者被高温熔化了,成为构成恒星的原子……”
“多可怕的结局!”继来惊叹道。
亚兵宽慰地说:“这片星际云不致那么大——我们在进入它以前一天半测量过。如果它大致是球形的话,我们有一年多时间就能冲过去。”
“它密度那么大,不可能不是球形的。”继恩指出。
“一年还多!”继来皱起眉毛说。“这种生活我烦死了。”
“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继恩庄重地说。“列宁在监狱里还读了很多书呢!我们这儿,沙皇的牢狱怎么能比!”
十八、中微子电讯机
战争以侵略者的可耻失败告终。人们又陆陆续续回到和平生活中来。
宁业中回到宇航城的时候,废墟已经清理,高高的塔式起重机又在半空中旋转,刚刚平好的机场跑道落下一架又一架飞机,载来建筑器材、机器和食物。他打听岳兰,原来她早就回来了,并且参加了重新建造“前进号”的工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