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属下的那些分包商说,关键性的决策仍然要由他拍板。可是有什么事,想与他商谈,只能通过快速非同步远程网络:他的那些分包商把工程进度报告、行政主管当局的要求以及对他提出的问题,都放到一个民间通用的远程通讯科学网络服务商提供的闭锁打包之中。他的回答将放在另外一个闭锁打包之中。
这是一种别致的安排,可是工作起来,还是很有效。
刚刚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问题逐步获得解决,这个大机器终于出现一点模样,随着工作的进展,叟耳·哈顿的消息越来越少。
世界大机器协作联盟的执行官们为此深感忧虑,可是当他们去到一个没有向外界透露的地点,对哈顿进行了一次访问之后,他们重又感到安心和踏实,事后,他们把这次举动描述为冗长而啰唆的访问。他所居住的那个什么莫名其妙的所在,任何其他人都一无所知。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的战略核武器储备首次降到三千二百枚以下。度过多方裁军谈判更为困难的阶段,谈判取得了进步,核威慑已经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武器较少的一方,被另一方没收或查封一小部分武器,就会产生更大的危险。而且随着运载系统的数量急剧减少——这是更加容易核查的——随着遵照条约行事,新型自动检测手段得以部署,随着新的现场视察协议的签署,进一步裁减的可能,似乎前景良好。
这个进程本身在双方的谈判专家和公众的心目中无异于产生一种动力和势头。就像通常,在军备竞赛中,两个超级大国都力图赶上和超过对方,可是这一次是在军备裁减方面。
在实际的军事实力上,他们放弃的并不是很多;他们仍然维持着毁掉整个星球文明的能力。然而对于未来,产生了乐观情绪,对于新生的一代而言,有了希望,这已然是很有成就的开端了。
也许伴随着世界范围,世俗方面与教会方面,日益紧迫地庆祝新千年的来临,敌对国家之间每年发生的武装冲突还会进一步地减少。墨西哥城的枢机大主教把它称之为“上帝的和平”。
在怀俄明和乌兹别克,建立起很多新型的工业行业,平地兴起整座整座的城市。当然了,工业化国家天生就要承担更多的费用,不过,就全球人均每年的费用大约一百美元。对于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来说,这一百美元在他们的年收入中是一笔相当不小的数目。
花费到大机器上的钱财,既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又没有提供什么直接的服务。可是,刺激了新技术发展,即使大机器永远不能有效地工作,这的确也还是很合算的。
有很多人感觉,步子迈得太快了,至少应当把每一步,究竟是怎么回事,搞清楚了,然后再进行下一步。他们认为,建造大机器,延续几代人的时间,结果呢?大笔的开发费用平均分摊到几十年的时间里,将会减少世界的经济负担。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这是非常慎重而有远见的建议,可是执行起来太困难。怎么可能只开发大机器中的某一个部件?遍布全世界的那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专业领域千差万别,可是对他们而言,大机器所需的专门知识还是跨领域的,为了适应大机器的需要,他们不得不拓展和延伸知识,以满足大机器各个方面的需要。
还有一些人,他们担心,如果大机器不快点干,恐怕就永远也干不成了。美国总统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都同意他们的国家承担建造大机器的任务。可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的继任者,个个都同意继续承担此项任务。从而,在那些对该项任务了解最为透彻的人士看来,他们现在手中正掌握着这项工程,当然愿意在他们仍然处于负责地位的时期,能亲眼看到项目完成。有人争辩说,大消息的对外广播其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紧迫性,他们不惜采用大量不同的频率、使用强大的功率、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既然如此紧迫,就不会是慢慢地等到我们一切都准备妥当了,然后才动手制作。显然是要求我们立即动手,刻不容缓。于是,工程进度,步骤加快。
所有早期的子系统,都是基于操作入门读本第一部分描述的基本技术。那些规定的检验与测试都能顺利通过。到了后来,在检验和测试更为复杂的子系统时,开始有失败的情况出现。当然,两国都有这种现象发生,可是苏联出现得更为频繁。因为谁也不清楚,这些部件究竟是如何工作的,通常也很难回溯追踪,很难认定究竟是制造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在有些情况下,两家制造商同时制作同样的部件,各自竞相加快进度与提高质量。两个部件都通过了检验与测试,需要装配时,都倾向于选用本国的产品。从而,在两个国家里装配出来的机器并非绝对完全一样。
最终,在怀俄明,系统集成总装的日子到了,就是要把分离的大部件最终装成完整的大机器。看起来,好像是整个建造过程中,最容易的一步了。好像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完成。
有人想,这架大机器一旦运转起来,按照预定的时间表,正好这个世纪也就该寿终正寝了。
怀俄明的野兔更为狡猾。也许是数量太少。很少能够辨认出来。雷鸟的车头灯不止一次地照到过靠近路边的野兔。尽管有可能有几百只,不过,像在新墨西哥州的野兔那样,排列整齐,列队路边的习性还没有传播到怀俄明这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