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冰下的梦_王晓达【完结】(60)

  醒来时,我已在澳大利亚“金羊毛”号捕鲸船上了。以后的事就是开头我已告诉大家的那些。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前面讲的那些有名有姓的人,你们都可去查对……

  我写完这些,玲妹从我手中接过最后一页稿纸,亲切地笑着对我说:“我都相信你说的这一切。”说完把收音机打开了。

  广播员正用豪迈的口气大声地宣布:“我国海洋科研船‘风帆’号率领由A、B、C、D、E5艘‘冰船’组成的特混船队,已顺利到达北非共和国……”

  我对玲妹说:“我想马上写报告,要求立即返回北非继续参加重建能源系统的工作。只要你同意,他们会批准的。”玲妹深情地望着我,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头——就是钛合金头盖骨那里,笑着说:“你这张长弓,弦总是想绷得紧紧的。我有这么大的权力?人家要不要你这个尽说梦话的呢?”窗外又传来了阵阵浪涛伴奏着的钢琴声,这次还有小提琴声,好像是梦幻曲。我拉着玲妹的手站到窗口,大声地对着大海说:“这不是梦!”

  ------------------

  后续

  “你怎么会去写科幻小说?”

  “你写的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幻想真能实现吗?”

  “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幻想?”

  20年来,从我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波》开始至今,不断有人问我这些问题。有的是满脸惊奇地当面问我;也有的是斜着眼,似笑非笑地似乎在洁问;有的是千里迢迢专门写信来询问;还有的显然很关切,带着一点规劝和怜惜的神气。当然,更多的是读者朋友、科幻迷和报刊编辑真诚的询问。

  其实,这20年来我自己也常常在问自己这些问题,自己想想也觉得有点奇怪。我这个从小一心想造大轮船的工科大学毕业生,一直选择的是科技之路,怎么会去舞文弄墨写起奇思怪想、“不伦不类”的科幻小说来了?而且越写越起劲,居然写了百万字,还不断地获这奖那奖,并且以科幻作家的身份加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不说别人,就连自已都觉得奇怪和意外。

  20年前,席卷全国的政治风暴停息才几年,我这个从西昌“五七干校”回厂不久的技术员正以空前的热情迎接科学的春天,全心全意地投入新产品的设计试制工作。就在研制的新型装载机获得全国科技奖时,我还没来得及高兴,突然一纸调令要我去厂技工学校任教兼班主任。调令缘何而发,至今还是个谜,但“不去不行”是很明确的,虽然气得我一天不吃饭两天不说话,但仍然不得不走马上任。现在想来,可以说就是这一纸莫名其妙的“调令”把我推上了科幻之路。

  当时是大乱初定、百废待兴,“知识无用”论还颇有市场。二厂里流行的话是“大学生不如中专生,中专生不如技校生”,至于技校生不如什么人没再说下去,但就是技校生也不想读什么书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几个调皮的技校学生见我这个班主任不“凶”,所以竟敢拍拍我肩膀,还递上支烟,嘻皮笑脸地对我说:

  “你大学毕业十几年,还不是车间劳动、上山支农,搞搞宣传、参加‘运动’,还要去‘五七干校’修理地球接受改造。读书有啥用?读了书让人来改造我们?”

  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当时,技工学校的情景远不如刘心武在《班主任》这篇小说中描述的一般普通中学,几十名基础差又缺乏学习热情的年轻人,上课时看连环画、小说,玩扑克、打瞌睡的也算是安分的,对读书学习并没有兴趣。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心中很着急,不甘心这几十名“小弟弟、小妹妹”以后用他们年轻的生活去印证“知识无用”的糊涂观念、错误认识,但又讲不来大道理,也不会做思想工作,冥思苦想憋出了一个我称之为“以毒攻毒”的办法:学生爱看小说听故事,我就找些能启迪年轻人爱学习爱科学的小说、故事给他们看,让他们多少明白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培养起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这是我这个才进入班主任角色的技术员十分“书生气”的想法,自己还觉得“此法甚妙”,就不无得意地开始去寻找了。可是在经过浩劫的当时,又能找到几篇这样的小说、故事呢?忽然我想到了科幻小说,自己在学生时代可看了不少科幻小说,凡尔纳的《格芝特船长的儿女》,威尔斯的《隐身人》、还有苏联的《水陆两栖人》、《加林的双曲线体》等等,自己对科技的兴趣很大程度是受了这些科幻小说的影响,觉得科学技术是改造世界的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这不正是我的学生所需要的认识吗?但是,在当时是很难找到科幻小说的,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很有影响,可惜学生们大都已读过了。这时,我冒出了一个想法:找不到就自己来写吧!正好技校有暑假,若在设计科还不可能有这么1个多月的时间可供“挥霍”呢!整整一个暑假,熬更守夜躲在“于打垒”的宿舍里写出了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波》。这篇近4万字的处女作以手抄本的形式问世,开始在学生、邻居、朋友之间流传。由于当时小说很少,科幻小说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两本手抄本还形成了要预约挂号的争相传阅的热闹情景。我确实有点得意,写出来了有人要看,而且有的人急不可待地等我抄几页他看几页。此景此情确实令人感动,但我也只是有点得意而已,并没有以为自己是什么作家,或有什么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望我的学生和读者喜欢看,喜欢我这个班主任这种“劝学”的方法。说实话,我心底还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设计绘图桌上去,继续搞我的机械设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