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叶毫不否认,爽快地道:“不错!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上一次失败,太子陷入窘境,这一次若再失败,太子就有了见不得光的秘密,一步步走下去,不可自拔,亲情已荡然无存,自保之心占据一切,那时便是亲爹,他也狠得下心来举起屠刀了!”
罗霸道刚要说话,杨千叶话风一转,又道:“不过,我怎么想,是我的事,这么做本就是一个办法,之所以不成功,未见得就是它不可能成功。太子身为东宫储君,现如今不能理政署事,倡兴文教,有何不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皇帝偏心,如果皇帝能持公而断,太子倡兴文教之举,不会得到皇帝赏识,从而稳定东宫之位吗?”
罗霸道和纥干承基哑然。
杨千叶又道:“这一次的计策,依旧是如此。如果皇帝并没有废易太子之心,使人陷计魏王,皇帝出于谨慎,必然追究。如果计划还是失败……”
杨千叶明媚的双眸向二人淡淡一扫,道:“那不正说明皇帝心中只有青雀,没有高明,正常手段,已无保住储位的可能,得及时另做打算吗?”
罗霸道和纥干承基对视了一眼,虽说没有即时表态,心中却都已接受了杨千叶的说法。
罗霸道叹了口气,道:“好,便依你计!我二人尽快向太子进言。”
说罢,二人便站了起来。
杨千叶见二人答应,心中欢喜,嫣然道:“何必来去匆匆,酒菜顷刻便上,何不吃上两杯水酒再走?不管怎么说,你我现在都算是盟友嘛。”
纥干承基甩了甩袖子,道:“算了,今日操演兵马,出营不易。难得进城一趟,我二人且去东市里逛逛。”
杨千叶讶然,看看二人,忍俊不禁:“自从到了长安,你二人当真性情大变,结伴逛东市买东西这种事儿都干得出来。”
这话一出口,就连垂手侍立杨千叶身后的墨白焰都忍不住撩起眼皮,瞟了二人一眼。老总管宫里出来的人,见识广博,断袖分桃一类的把戏,自然是听说过的。
罗霸道恶狠狠地“呸”了一声,道:“谁有闲情逸致逛坊市,奈何李鱼那小子要成亲了,居然不要脸地给老子下了贴子。他不要脸,老子要脸,这礼无论如何总得随上,毕竟人家对我有过救命之恩。没奈何,只好去东市选件贵的。”
“哦!原来如此,那二位请便!”
杨千叶脸上依旧浅笑,只是那笑容骤然失却了靓丽鲜活的神韵。
障子门一开,一合,罗霸道和纥干承基走出去了。
杨千叶慢慢举起茶,缓缓就到唇边。
后边墨白焰慢吞吞地道:“听他们这一说,老奴倒是想起来了。李鱼成亲,咱们乾隆阁要不要随一份礼去?”
杨千叶举杯就唇,淡淡地问道:“他给咱们送请贴了么?”
墨白焰滞了一滞,清了清嗓子道:“不曾!”
“那咱们随的什么礼,就当不知道吧!”
杨千叶淡淡说着,盈盈起立,举步向外就走,眼看将到门口,忽地若有所思,脚下复又一停,微微侧了头思索一下,道:“这礼,我来选吧。”
……
“亲启密奏!”
信札上拦腰截了两道黄绫,中间四个工整的大字,除了“亲启密奏”四字,整个封面干干净净,再无其他内容。
按照“密奏制度”的规定,这封奏章直接越过门下,中书省也根本没有检视内容,直接转呈御前。
密奏制度一直就存在,李世民任秦王的时候,就曾有人密奏李渊,告他蓄意谋反。不过,这时的密奏制度只是自古沿袭下来的正常密奏制度,并不是后来周兴、来俊臣扩大化的告密风潮。
李世民收到中书省转来的奏章,最上面一封就是密奏信。李世民自登基以来,也没见过几封密奏形式的信,好奇心起,连忙把它拿过,用银刀割启,取出奏章。
将那密密写在一页纸上的奏章内容看罢,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冷峻起来。
密奏信中那舍去名姓的人自称乃魏王府中属官,近来发现魏王与众才俊借著书立说等行为,正广召豪杰,图谋不轨。
李世民下意识地就是一惊,但疑窦马上随之升起。
虽说也有人说青雀的弘文馆依稀就是当年的天策府影子。可天策府是一个军幕府,虽也有文臣,主要负责的却是军令起草、后勤管理、日常行政,是武将们的辅助机构,说到底,那就是一个小朝廷般严密完整的军事组织。
可青雀的弘文馆说破了天去,就是一班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士,他们吟诗作赋倒是在行,想造反?他们拿什么反?
李世民想着,慢慢眯起了眼睛:“定是有人诬告朕的青雀!”
“来人!”
一个内侍走进御书房,欠身而立。
李世民声色俱厉:“传旨大理寺,配合中书门下,把这个告密人,给朕揪出来!”
李世民说完,把那份密奏的封皮往前一丢,飘落在内侍面前,那内侍慌忙伸手接住。
这时的密奏只有三个途径,在京的直接丢进中书省、门下省的大门,外地的则可以丢进驿站,人家看到自会按“亲启密奏”的规定来处理。实际上,这时民间百姓根本不知道有亲启密奏这一规定,知道的只有这官府中人。
“混蛋!你们两个蠢物,出这样愚蠢的主意,现在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