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那个宫娥领着十多个手执大杖的宦官匆匆跑来,几个宦官气喘吁吁地站定,向安乐公主点头哈腰地道:“奴婢们到了,不知公主有什么吩咐?”说着他们不安地看了太子一眼。
他们是最卑贱的奴婢,自然不想得罪太子,可是在宫里讨生活的人谁不知道皇帝面前最受宠的是安乐?安乐公主在皇帝面前一向说一不二,虽说太子将来会做皇帝,可要是得罪了安乐,眼下就活不了,两相权衡,他们自然要听安乐公主的话。
安乐公主向跪在地上的四个小黄门一指,道:“去!这几个不开眼的东西全都打断双腿,丢出宫门,由他们自生自灭吧。”
李重俊大惊,愤怒地吼道:“安乐,你……你方才明明答应饶过他们的!”
安乐公主不屑地瞟了他一眼,揶揄地道:“本宫看在杨帆的面子上,才答应饶了他们,杨帆求本宫饶他们不死,本宫就饶他们不死,可没说过不做丝毫惩诫。你不想我打折他们的腿,可惜你没有那个面子!”
“你……你……”
李重俊气的打起了摆子,几乎咬碎一口钢牙。
安乐公主把手一摆,冷冷地道:“你们不要怪本宫,要怪就怪你们的主人没本事吧。拖下去,行刑!”
第1130章 双龙会
杨帆离开皇宫便往沈府赶去,他本以为沈沐刚刚回京,此去必能见到,结果却扑了个空。
沈府家人对他说,自家阿郎刚回来,公孙大小姐就找上门来,害得阿郎落荒而逃,如今也不知避到哪里去了。
杨帆对这对欢喜冤家的事情知之甚详,是以并不生疑,只是给沈府家人留了句话,要他们等沈沐回来后一定要把自己来过的事情告诉他。
杨帆以为沈沐得到消息后会主动与他取得联系,结果次日一整天都没有得到沈沐的消息。第三天杨帆再度登门拜访,沈府家人还是那句话:“阿郎自那日离开就再没回来。”
杨帆顿时心生疑虑。如果说公孙兰芷上门纠缠,沈沐躲出去避风头他是信的,公孙兰芷那丫头刁蛮起来确实叫人吃不消。但是沈沐刚回京,为了躲避公孙兰芷就一连三天不回家门,也不探望妻儿,这就不合情理了。
“沈沐在故意回避我!”
这是杨帆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
至于沈沐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却不得而知。他只能根据少的可怜的消息做出判断:沈沐此番赴陇右,除了因为陇右是隐宗的根基,有许多事务需要他亲力亲为,必定还会和陇西李氏进行接触。
而他和陇西李氏有所接触后,回京便对自己态度大变,其中有何缘由?杨帆百思不得其解,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显隐二宗在河北道的那些纠纷,难道那边的情形又有恶化?
杨帆一面让任威派人再赴河北道调查,一面让古氏兄弟查找沈沐的下落。这几年来,他已经以古家三兄弟为班底,打造了一支超然于继嗣堂之外,完全听命于他的武装。
在这一点上,他和李显相似,也是重用妻子娘家的人。因此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杨帆并不反感李显对韦氏族人的重用,用什么人没有问题,重要的是看你怎么用。
并非只要冠上国戚头衔就一定代表着无能,就一定是奸贼,就像老太太看大戏,出来个女角是西宫,那肯定就是奸妃,她一定还有个老白脸的奸贼国丈,这就纯属扯淡了。
国戚与否,并不是判定忠奸善恶有无才干的标准。汉武帝重用的卫青霍去病都是国戚,结果如何?如果你有识人之明、用人之度、驱人之威、容人之怀、服人之德,亲戚难道不比外人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杨帆对古氏家族就是绝对信任的,当然,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除了古氏族人本身就具备的忠心与品德,还因为古氏一家人的利益如今是牢牢地绑在他身上的,绝对没有取而代之的本钱。
继嗣堂并不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在继嗣堂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继嗣堂是以它在经济和政治上所能发挥的作用体现它的强大的,在其中能够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隶属于继嗣堂的诸多经济实体以及他们培植出来的官场代言人、士林代言人。
武力相对于这样一个组织来说,只能起到很小的辅助作用,它不可能在继嗣堂内发挥什么重大作用,也不可能在外发挥什么巨大作用,一旦离开杨帆的支持,它立即就会烟消云散,这就保证了它必须也只能忠于杨帆。
杨帆想找到沈沐,又不想手下的手段太过简单粗暴引起隐宗的误会,为了把握好这个分寸,他把他的担心和分析告诉了古氏三兄弟。古氏三兄弟了然之后,在查找沈沐下落的同时,也顺手加强了杨府安全的防范。
对他们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这种表现看在有心人眼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
杨帆并不知道沈沐一回京就对他展开了调查,而他查找沈沐下落、加强府邸戒备的举动,会让沈沐怎么看呢?
沈沐只是很理性地根据他所掌握的情报,把显宗列为嫌疑人之一。这并非是出于对杨帆的不信任,鉴于他所掌握的线索,他只能把所有具备这个实力的人都列为嫌疑人。
实际上,沈沐不仅把杨帆列成了嫌疑人,就连隐宗本身和陇西李氏也被他列成了嫌疑人,只要是有能力布下这个杀局的人,全在他的怀疑之列,他需要一一进行排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月关